王艷玲教授團隊研究成果獲評2017年度中國神經眼科“十大科研亮點”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18-06-27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缺血性眼病研究的團隊,我院眼科主任王艷玲教授團隊已建立起目前國內最大的眼部血管與顱內血管影像學病例分析系統,入庫患者近千人,基于此數據庫資料已取得多項研究成果。近日,在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姚克教授所牽頭2017年度中國神經眼科“十大科研亮點” 評選中,王艷玲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獲得了眼科學界的普遍認可和肯定,被評為“十大科研亮點”之一。
王艷玲和她的團隊研究發現,頸內動脈狹窄患者在未出現眼部臨床癥狀之前,已出現脈絡膜厚度變薄、脈絡膜血管密度指數變低等脈絡膜慢性缺血的改變,進一步證實慢性眼部缺血機制。利用多模態影像學還可以提高缺血性眼病的早期診斷效能,使缺血性眼病患者得到及時救治,挽救患者視力,避免或減少危及生命的全身缺血性疾病發生。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于該領域的重要雜志。
從初診、篩查、確診到隨訪,王艷玲教授團隊致力于對缺血性眼病的規范化診療。針對缺血性眼病的疾病特點,將臨床多學科綜合診療團隊(MDT)模式引入缺血性眼病的診療過程中,聯合心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血管外科、介入放射科等多個工作團隊共同診療,對疾病集中進行系統分析,確診并制定最佳治療方案,縮短診療時間。在治療眼部缺血的同時有效預防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患者的生存時長和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