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衛計委領導慰問一線醫生 送來節日祝福
8月16日下午,北京市衛生計生委黨委書記、主任雷海潮,市衛計委公眾權益保障處副處長姚秀軍,醫政醫管處副調研員羅培林,醫療護理處處長谷水等領導來到我院,親切慰問了急診科醫務人員,并與醫務人員代表進行了座談,為他們送上醫師節的祝福。
在我院急診科,雷海潮一行看望了正在崗位工作的醫務人員。他代表北京市衛計委感謝醫務人員長期以來的辛勤工作,對全體醫務人員致以節日的祝福和親切的慰問。他表示,希望通過醫師節這樣的機會,使醫生群體認識到自身的價值,也在社會倡導關心關愛醫務人員的良好氛圍。我院黨委書記、理事長辛有清,黨委副書記張建,副院長謝苗榮、王振常,西城區衛計委副主任宋青、西城區社管中心主任李寧燕等陪同慰問并參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我院醫務人員代表和西城區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師代表分別發言。大家感謝各級領導對醫務人員的關心和祝福,暢談自己從醫的感受、對醫師節的認識和對改善醫療服務的看法,講述自己的真實體會,為北京醫療服務發展建言獻策。
2016年9月我院進行了急診改造。兩年來,醫院急診病人總量有了明顯下降,總搶救能力提高了30%。急診科主任王國興在座談會上介紹了急診改造的情況,他表示,通過理念更新、優化流程、發揮醫聯體功能,急診科真正成為了“醫院優勢學科、危重癥病人的綠色通道,急診病人的救治平臺”。
血液內科主任助理楊凌志曾是一位援疆醫生,七年前他和同事經過愛心接力成功救治了一位維吾爾族少女。如今小姑娘已成長為一名白衣天使,一個月前楊凌志專程回到新疆參加了她的婚禮。楊凌志談到自己的體會說,醫生應該從我做起,將心比心,把病人當親人。這種關系建立后,其實很多醫患矛盾都是可以杜絕的。
普外中心主治醫師彌偉因為耐心熱情的醫療服務擁有了一大批老年患者“粉絲”,被老病人親切地稱為“話療”醫生。他介紹說:“現在有很多老年人互相攙扶前來就診,他們并不適應現代化的自助服務手段。所以我們門診也做了很多改進,為他們開始綜合服務窗口,每個樓層都安排了志愿者。”
消化一科主任吳詠冬表示,希望通過醫師節的設立,提升公眾對醫生職業的尊重和向往,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來從事這個行業,患者的就醫感受、醫療服務質量會有更好的提高。
肝病中心主任賈繼東提到,希望醫政管理部門在保證依法行醫的前提下,也要給理念創新、技術創新有發展空間,加大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力度,充分利用醫師節的機會,發出更多科學理性的聲音。
口腔科主治醫師李菁談到,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以后,自己明顯感到接診的疑難復雜病例確實增加,三級醫院的救治能力和社會責任得到了更加充分的發揮。
來自西城區月壇、陶然亭、德勝街道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師代表參加了座談。他們講述了自己工作的體會和收獲,介紹了全科醫生發揮的強大作用,也對分級診療、醫聯體建設和全科醫師培養提出了建議。雷海潮表示,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不分高低,都是為居民提供連續的生命全周期的衛生服務。希望能夠加強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之間的配合,發揮各自的特長、重要的作用。
雷海潮表示,中國醫師節的設立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醫務人員的關心,市衛計委也在積極動員社會力量,為醫務人員提供更多的關愛。他對北京友誼醫院近年來的醫療改革和服務改善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同時指出,北京友誼醫院正在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希望醫院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有更高的歷史地位,不斷提高創新能力、發展優勢學科。他鼓勵醫院廣大職工要增強信心、把握機遇,繼續貢獻力量、建功立業。
(文/圖 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