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通過知識產權規范化管理體系認證
制度保障產權、產權激勵創新、創新引領發展。多年來,我院知識產權管理和創新成果轉化始終走在市屬醫院前列。7月2日,醫院通過了國家《科研組織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認證,成為全國首家通過該體系認證的醫療機構。
進入21世紀后,知識產權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英國、美國、加拿大、歐盟、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繼成立知識管理或知識產權標準化組織,運用標準化手段對高效創造和有效管理知識產權提供科學、系統的指導,以鞏固和提升本國在全球創新競賽中的優勢地位。
對我國而言,制定并推行科研組織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引導科研組織建立規范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在科技創新過程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對于激發廣大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增強科研組織創新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我院在知識產權管理、創新成果轉化方面獲得了可喜成果,這與醫院堅持探索科學高效的“科研項目管理與知識產權管理協同優化發展”的創新模式息息相關。
醫院始終將管理規范化擺在首位,2011年醫院制定了《科研管理規定》。《科研管理規定》共計21章內容,與國家《科研組織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內容豐富度與覆蓋面上均契合度較高。這為醫院快速開展和貫徹《科研組織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前期工作基礎。
“緊跟國家及北京市政策導向,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是我院知識產權管理的指導思想。2017年3月,醫院制定了《創新工作及成果轉移轉化實施細則(試行)》,并在科技處下設立“創新轉化辦公室”。在《細則》中合理規定了成果轉化金額的各方分配比例,其中科研團隊的分配占比為70%。全國多家單位也不約而同地選擇這一比例。經實踐探索,這一比例因能對科技創新的各方面力量形成較為均衡的正向引導作用,逐漸得到了多方肯定。
同時,醫院還以現有資源優勢,突出示范效應,不斷提升科研人員的參與積極性。在強化自身的同時,依托北京市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資源優勢,積極尋求合作共贏的機會。這些特色的運營模式讓醫院近幾年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取得了社會的認可。
2018年是醫院創新成果轉化的豐收年。醫院順利完成了3項技術轉讓,總合同金額300余萬元。口腔科的醫療器械項目榮獲第一屆中國醫學轉化創新大賽二等獎。截至2019年6月,全院共申請專利204件,持有授權專利93件,授權專利中發明專利31件、實用新型專利62件。
作為全國首家通過《科研組織知識產權規范化管理》體系認證的醫療機構,我院的認證工作得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等有關單位的高度重視。目前,我國知識產權的管理規范主要在企業中推行,而高校科研院所及醫院執行該標準的較少,醫療機構在落實國家知識產權管理標準方面尚屬空白。
醫療機構作為醫療領域成果的主要來源,其成果的質與量直接影響我國在藥品價格、醫療器械費用、臨床診療收費等方面擺脫國外技術限制的能力。我國目前原研藥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器械還很少,這也成為“看病貴”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醫療機構需要提升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視程度,大力推行國家的知識產權規范化管理標準,從根源上進行保障。
從中長期工作的角度來看,全國各級醫療機構逐步重視知識產權規范化管理工作才能從行業整體層面落實質量強國和知識產權強國的戰略,進而進一步降低我國對外國進口藥品和醫療器械的依賴性,在保證診療效果基本不變的前提下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支出。
因此,對醫療機構進行知識產權規范化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院作為踐行知識產權規范化管理與運營的先頭部隊,將繼續不斷加強對知識產權的規范化管理,提高科研產出成果質量及應對知識產權法律風險沖擊能力,為健康中國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