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院區醫聯體成立 首家成員單位揭牌
12月15日,“北京友誼醫院醫療聯合體成員單位”在通州區永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掛牌。雙方將在醫院管理、學科建設、醫療服務、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建設等方面開展交流與合作,共同為所在區域百姓提供優質的醫療與健康保障服務。
通州區副區長董明慧,永順鎮黨委書記鄧忠義、副鎮長鄭永忠,通州區衛生健康委工委書記、主任白玉光,副主任徐娜,我院黨委書記、理事長辛有清,副院長吳靜參加了揭牌儀式。
隨后舉行了“齊心攜手服務百姓 同心共筑健康通州”義診活動。來自我院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心內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和骨科的專家及永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和全科護士一起為永順鎮30位家庭醫生簽約居民進行了問診、檢查和健康咨詢。
為完善北京城市副中心醫療服務體系,發揮市屬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區域醫療中心輻射作用,推進分級診療格局逐步形成,提高醫療資源配置效率,我院經過充分調研和籌備,于近日正式啟動了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區域醫聯體。通州區永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宋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徐辛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潞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甘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慈航綜合門診部等6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第一批成員單位。今后,友誼醫院將在雙向轉診、危急重癥救治、業務培訓、大型檢查、輔助檢查、信息化等方面與醫聯體成員單位開展合作對接。
我院醫聯體將推動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
我院將根據基層實際需求預留部分門診號源,醫聯體內部可通過綠色通道實現雙向轉診和預約轉診工作。患者到基層醫院就診時,如果社區醫生認為其需要轉診,將由社區家庭醫生團隊負責人登錄個人京醫通移動客戶端賬號,通過手機來為患者預約我院預留號源。患者只需在預約時間到我院自助機或窗口繳費取號即可就診。對于慢病患者或康復期患者,我院專科醫生評估患者病情并完善相關病歷及資料后,開具下轉申請單。患者可持轉診單去原社區醫院就診。家庭醫生和專科醫生將定期反饋患者病情。
除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外,我院醫聯體成員單位之間還建立了危急重癥患者綠色通道、輔助檢查綠色通道和大型檢查綠色通道。
由我院牽頭,建立急診急救、胸痛、卒中、創傷等急診綠色通道微信聯絡機制,根據患者病情開辟急診搶救綠色通道。成員單位由于設備或技術所限不能進行的檢驗、病理分析、影像讀片等,由我院結合實際情況,協助進行檢查或讀片。對于成員單位因病情需要提出的核磁、CT、超聲等大型檢查,我院結合實際協助安排檢查。同時,醫聯體內部也將建立網絡信息共享系統,支持轉診和會診信息統計、檢查和化驗結果互查互認以及遠程醫療。
我院醫聯體建設還將致力于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我院根據各成員單位的業務特點和需求選擇相應科室進行重點扶持對接,由各專科安排相對固定的主治醫師及以上職稱的專家定期查房、駐診、會診和手術等,并制定完善相關制度。我院牽頭,采集成員單位對學科建設的需求,明確具體幫扶方式、合作路徑,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科業務咨詢、技術扶持,實施重點學科及重點專科協作,包括慢性病管理、全科醫學及其他學科。我院優先接受片區內基層醫療機構人員進修學習,根據成員單位實際需求,建立師帶徒機制,制定醫療、護理、藥劑、院感及管理等輪流培訓計劃,系統梳理全科醫學相關課程,以基地教學形式開展學術活動,組織針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培訓班。建立講師團,不定期到各成員單位開展講座培訓,交流經驗。通過業務指導、業務培訓和技術合作,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學科建設水平。
我院通州院區區域醫聯體建設將為解決區域百姓就醫需求問題探索區域性醫療資源一體化模式,促進醫療機構的資源共享、提高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區域醫療衛生服務的協調水平。同時,進一步明確三級醫院、二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醫療服務功能定位,逐步引導層級就診模式,保持醫療服務的連續性,促進有序就醫的形成。希望通過醫療聯合體的建立,摸索出一條區域醫療資源合作共享的新路,高效利用醫療資源,為患者提供專科化突出,優質、安全、有效、便捷的綜合性醫療服務。
(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