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內科采用逆向技術治療慢性完全閉塞病變
近日,我院(西城院區)心內科成功采用逆向技術為2例復雜高危冠心病患者進行了慢性完全閉塞病變的開通。目前,兩位患者心絞痛明顯緩解,恢復良好均已出院。
66歲的王先生因不穩定心絞痛癥狀來到我院就診,行冠脈造影顯示三支血管病變,伴有嚴重鈣化,其中右冠狀動脈和回旋支兩支血管均完全閉塞,屬于慢性完全閉塞病變,剩余的前降支也90%狹窄,且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心臟擴大(左心室6.8cm)、心功能不全(EF35%)。
患者入院后,經心臟外科團隊充分討論,因王先生病情危重,病變復雜,外科手術難度大,成功率低。建議內科介入治療。心內科主任醫師趙慧強詳細了解患者病情,與患者及家屬充分交代了手術的風險與難度,家屬一致表示愿意嘗試介入治療。術前趙慧強和高翔宇醫師及團隊成員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制訂了完善的方案。
術中,治療團隊首先植入了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ABP)輔助循環,使用右側橈動脈和右側股動脈兩個入路,在前向開通困難的情況下,采用逆向技術經左側冠脈間隔支的非常細小的側支循環送入導絲和微導管,進入到右冠狀動脈閉塞段的遠端,開通了閉塞病變,植入支架。由于病變血管閉塞段極長,伴嚴重鈣化,J-CTO評分(慢性完全閉塞性病變介入策略預測評分)在3分,屬于非常困難的閉塞病變,整個手術時間長達6個小時。術后患者恢復良好,出院后家屬和病人按奈不住心中的喜悅和感激之情,寫下了一封表揚信,并贈送了錦旗。
張先生今年59歲,2年前在外院行造影檢查時發現右冠狀動脈完全閉塞,行介入治療,但因閉塞段較長未能成功開通。本次患者住院后冠脈造影顯示,右冠狀動脈閉塞部位鈣化加重,J-CTO評分3分。趙慧強術前仔細閱讀了影像資料,為患者制訂了個體化的治療策略。
術中治療團隊使用了右側橈動脈和右側股動脈兩個入路,在前向開通困難的情況下,迅速改用逆向途徑,通過側支循環,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成功完成了在閉塞病變內將逆向導絲送入前向微導管這一高難度精細操作,開通了血管植入支架,手術時長1.5小時。
慢性完全閉塞病變,即CTO病變,是指冠狀動脈閉塞在3個月以上的病變,約占所有(下轉1-4中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