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泌尿科第二次赴云南保山開展結石病防治工作
6月28-29日,應保山市武警總隊醫院和施甸縣衛生局邀請,我第二次赴保山市開展纖維輸尿管鏡碎石手術及進行基層醫生培訓工作。2個多月前我第一次來保山市開展軟鏡工作,有了前次的工作基礎,這次在兩家醫院施行手術就順利了很多。通過相關培訓,當地醫生和手術室對纖維輸尿管鏡手術已經比較熟悉,操作也相當規范了。在這3個月中當地醫生以一套OLYMPUS P3纖維輸尿管鏡施行了近30臺軟鏡手術,雖然P3的各項技術參數已經遠落后于目前主流的纖維輸尿管鏡,但這的確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和成功的轉型。這次我們帶去了全新的纖維輸尿管鏡和硬鏡,為當地能更高效、安全地開展軟鏡工作提供優質的設備。
此次赴保山手術讓我進一步認識到泌尿系結石病應該作為一種慢病對待,我們之前的很多治療理念需要被糾正。我個人在以往的工作中過分強調手術環節在結石病治療中的價值,忽視了病因學調查、預防工作、健康教育的意義。通過云南、新疆等結石高發區的深入調查和手術工作,我意識到假如結石病的綜合治療是一個金字塔的話,手術僅僅是最上端的一小部分,篩查和預防工作應該構成金字塔的堅實基礎。大部分患者應該通過篩查、公眾健康教育和預防工作在早期得到處理,這樣才能以最小的代價保留更多的腎臟功能。假如過分強調手術的作用,勢必將結石病防治的金字塔掉過來,忽視了篩查和健康教育,很多患者在早期通過簡單方法即可處理的時期沒有得到有效治療,簡單的結石病延誤成伴有復雜并發癥甚至腎臟萎縮的大問題。此時往往治療效果會大打折扣,甚至喪失了治療意義。在一線發達地區很少見的結石病導致的腎臟萎縮,在當地十分常見。由于缺乏普查和健康意識,很多患者是在一側腎臟完全萎縮,結石已經開始破壞另一側腎臟時才意識到需要治療。并且結石病危害的幾乎都是40-60歲男性青壯年人群,本應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群反倒成為需要社會救助的病人。在和當地衛生局領導交流中我再次提出在結石病高發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公眾健康教育的意義,并希望通過3-5年的公共健康工作逐步發現、減少重癥結石病患者,減輕結石病在保山地區對青壯年人群健康的危害。(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