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急診搬家工作順利完成 首日接診運行平穩
為進一步改善急診醫療環境,提升醫療質量,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北京友誼醫院于2016年6月起對急診進行改造,相關工作自4月中旬已經啟動。按照《急診一層改造期間騰挪工作方案》的整體部署,6月15日,急診一層搬家工作順利完成,28位留觀患者和大部分急診設備妥善轉運至門診二層急診臨時新址(原門診治療室)。6月16日,急診運行平穩,截至下午5時,共接診患者230人。
6月15日一早,北京友誼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辛有清和副院長王振常來到急診一層,對急診搬家工作再次給予指導。辛有清書記充分肯定了各部門在急診搬家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特別是對留觀患者的安全高效疏解,并強調務必要注意細節,保證重癥患者的醫療安全。早8點,在王振常副院長的統一指揮下,急診一層搬家工作正式開始。門診部、醫務處、護理部、信息中心、后勤管理中心、國天物業、西藥劑科、醫工部等部門的負責人也早早來到急診,協助進行搬家工作。
護理部安排了全部8名實習護士協助搬家。后勤管理中心協調國天物業派出了強有力的搬家團隊,并安排了急診搬家專用電梯。信息中心的工程師現場調試叫號系統。急診科主任王國興、黨支部書記孫雪蓮、科護士長周建萍和急診科醫護人員及急診神經內科醫生、外科住院總醫師各司其職,平穩有序地騰挪設備、轉運病人。每一位病人轉運前,都由急診醫生認真核查各項身體指標,安排醫生和護士攜帶監護儀器陪同轉運。在二層急診新址門口,急診醫生從容有序地接收轉運來的患者,保證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截止中午11點50分,28位留觀患者順利完成轉運,其中包括13位重癥患者。在搬家期間,急診仍然正常接診。12點,急診內科和急診神經內科診室完成搬家,移至二層急診新址診室開始接診。下午,急診一層大部分設備和物品均轉移至二層新址,剩余部分留存物品也已集中統一存放。晚上6點,急診一層全部騰空。日均接診超過400人次、在大年夜依然喧囂的急診大廳終于安靜,自2004年起開始運轉的急診長明燈12年來第一次熄滅。
在醫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各科室的全力配合下,急診改造相關工作自今年4月中旬啟動。副院長王振常、張忠濤先后多次組織召開協調會,就急診搬家工作的整體部署和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協調,并多次在院周會上進行動員和階段工作總結。門診辦作為牽頭部門,統一指揮、全面考慮、積極協調,竭力保證急診和門診的正常工作。5月9日起,門診靜脈輸液正式停止;16日開始,靜脈推注、肌肉注射工作分解至各相關科室;19日起,門診抽血工作全部集中在門診三層完成;6月初完成了門診治療室的改造工作。6月8日,急診檢驗室搬至門診二層檢驗科,急診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提前搬至門診各自診區工作。當天晚上,急診一層相關區域已增設隔斷圍擋,為急診改造做好準備。保衛處已在門診六層安排保安值守。6月13日起,急診科搬移部分家具和電腦,并及時進行設備和系統的調試工作,西藥劑科開始準備二層新址的工作,收費掛號處在信息中心的協助下調整系統。
為保證急診的順利搬遷和安全運行,保障急診患者就診質量和醫療安全,醫院已在5月下旬起,陸續通過醫院官網、戶內告示、戶外大屏等多種方式將急診搬遷事宜告知患者及社會各界人士;并提前致函告知北京急救中心(120)及北京紅十字會急診搶救中心(999);同時向西城區衛計委、周邊醫院和醫聯體成員單位請求協助。
作為醫院的一項年度重點工作,急診一層改造工作得到了全院各科室的理解和配合。急診科黨支部組織了“貫徹落實兩學一做、同心助力急診改造”的主題活動,就急診改造工作進行動員。門診治療室、檢驗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婦產科、普外科從大局出發,克服自身困難,協調搬家工作。心內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感染內科、肝病中心、神經內科、普外科等科室積極想辦法收治急診留觀病人,幫助解決留觀病人疏解問題。門診部、護理部、醫務處、基建處、信息中心、感控處、醫工部、藥學部、財務處、績效辦、后勤管理中心、保衛處、國天物業等部門也克服了重重困難,全力以赴保障急診在不停診的情況下,順利做好搬家工作,確保改造期間急診工作的順利開展。
急診一層改造工期預計4個月。急診科搬遷至臨時新址后,由于面積減少,可接納患者數僅為原來的1/3左右,只設診室和搶救區,不設留觀區。急診工作模式的改變,將對急診管理和優化流程提出新的挑戰,全院各科室也將繼續從大局出發,積極配合,全力支持,保障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努力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就診環境和醫療服務。(宣傳中心)
上一篇: 藥學部舉辦醫務人員壓力管理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