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我院完成首例3D打印數字化導板輔助顳下頜關節強直外側成形術
3D打印作為一種跨學科的技術,已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外科手術中。近日,北京友誼醫院口腔科成功完成了院內首例3D打印數字化導板輔助顳下頜關節強直外側成形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效果良好。
患者為一名57歲女性,3年前因從高處墜落受傷導致顳下頜關節強直,引起張口受限和咬合關系紊亂,嚴重影響進食。入院檢查后發現患者張口度僅為8mm,錐形束CT(CBCT)檢查可見左側髁突原骨折部位形成骨球與顱底融合;磁共振成像(MRI)可見髁突內側存在髁突小頭,表面覆蓋關節盤。
傳統意義上的髁突成形術需要完全切除髁突融合骨球、髁突小頭及部分下頜骨,手術將明顯降低患側下頜骨高度,術后會出現咬合紊亂、偏頜畸形等癥狀,影響進食及美觀。而顳下頜外側成形術是近年來國內外治療關節強直的最新術式,手術僅切除髁突外側融合骨球,保留內側髁突小頭,雖然手術相對來說難度大、風險高,但是可以恢復關節生理功能,術后咬合關系好、面部外形對稱。
經過北京友誼醫院口腔科口腔正畸科主任醫師黃曉峰、口腔修復科主任醫師張方明、口腔頜面外科主任醫師韓培彥、副主任醫師高潤濤、醫師張寧會診討論后,決定使用3D打印數字化導板輔助顳下頜關節強直外側成形術為患者進行治療。3D打印數字化導板的治療方法可以使得患者在導板引導下精確操作,減少手術時長,同時提高手術精確度、降低手術的損傷和風險。
2月16日,經過充分完善的術前準備,口腔科為患者實施了手術。術中患者被動開口度達到43mm,術后咬合關系基本正常,面部左右對稱。術后2周復查,患者主動開口度達到23mm,咬合關系及進食功能得到明顯改善。
這次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創新,不僅體現了綜合醫院口腔科多學科診治的優勢,還體現了一切以患者為中心、不斷鉆研、勇敢創新的友誼精神。
2016年,張寧醫師受科室委派前往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進修學習顳下頜關節疾病的手術治療,現已熟練掌握顳下頜關節紊亂病、關節骨折、關節腫瘤的診斷與手術治療,為北京友誼醫院口腔科帶來了最前沿的治療理念,完善了關節相關疾病的診療體系的同時,逐步形成了北京友誼醫院口腔科具有特色的診療項目,為顳下頜關節疾病的患者帶來福音。(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