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這些“第一次” 開啟通州院區新征程
為落實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有效疏解非首都功能、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布局的整體部署,我院通州院區于12月22日早8時試開診。當天共有1500余名醫務人員參加了試開診的醫療工作和志愿服務工作。試開診三天內,院區運行順暢,受到了來自患者和家屬對醫院服務質量的肯定和鼓勵。友誼醫院通州院區像一個初生的孩子,很多個“第一次”在這里悄然的發生著......
第一位住院患者
12月22日早上07:30,第一位住院患者來到通州院區住院服務中心,住院服務中心為該患者進行了體溫測量,領取了住院辦理號條。08:10,該患者順利辦理了住院手續。
這位來自內蒙的患者順利入住眼耳鼻喉聯合病房,當天已進行相應住院治療檢查,計劃于
第一封感謝信
12月22日下午,急診科收到了一封感謝信,這也是新院區試開診后的第一封感謝信。信中寫到“我深深感受到急診搶救留觀室醫生、護士的主動、熱情服務,平復病人急躁的心情,幫助協調各科室的工作......很暖心也很感動,謝謝你們讓病人和家屬在病痛、心急的時候,感受到溫暖”。
信中所述的患者是一位66歲的大爺,當天早上,大爺來到通州院區急診科,分診檢查時他高燒近41°,有咳嗽、胸悶的癥狀,病情比較嚴重。急診科立即安排他進入搶救室,并進行了一系列相關檢查。經查,他的心肌酶濃度顯著升高,有心梗跡象。急診科隨即聯系心內科二線前來會診,對其進行了對癥治療。下午16:50,患者病情恢復平穩,轉入心內科CCU病房行進一步專科治療。
這封感謝信是當天下午患者的家屬送來的,字里行間中流露出他們對醫務人員業務水平和服務態度的贊美,這是對急診科的肯定,更是對友誼醫院通州院區的認可。
第一臺急診搶救手術
12月23日凌晨01:52,一名25歲青年男子自行來到通州院區急診科,當時患者左手外傷、皮膚裂傷。急診創傷外科夜班值班醫生第一時間接診了病人,為他探查傷口、清創、加壓包扎止血,隨后迅速匯報二線,為病人處理傷口,準備急診手術的相關事宜。
凌晨06:30,患者被送至中心手術室,經過了5個小時的搶救,患者的10根肌腱和1根神經接受了吻合手術。骨科、麻醉科、手術室多名醫務人員參與了此次搶救手術。
術后,患者被送至骨科病房。據主管醫生介紹,患者目前肌腱恢復良好,神經恢復情況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
第一臺擇期手術
隨著通州院區的順利試開診,我院副院長、普外分中心張忠濤教授的減重團隊整體搬遷至通州院區開展工作。12月22日當天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和2位病態肥胖癥患者入住病房準備手術。12月24日下午,由張忠濤親自主刀的通州院區首臺擇期手術——胃減容術開始了。患者是一名身高175cm,體重約將近290斤的青年,體重的異常已經使他患上了脂肪肝、高脂血癥等多種疾病。經過了1個多小時,手術順利完成,目前患者身體恢復良好,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他可以瘦身成功,擁有健康的體魄。
為了紀念第一臺擇期手術完成,手術參與團隊一同合影,并用“手印樹”記錄這個重要的時刻。
截至12月24日12時,我院通州院區共接診患者4599人次,急診量217人次,試開診前三天接收住院患者77人。未來,通州院區將會擁有更多的“第一次”,醫院也將繼續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專注細節打磨,為百姓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增強群眾就醫獲得感,做好人民的健康衛士。(宣傳中心)
下一篇: 王振常教授獲評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