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園地
【友誼護理文化周】讓南丁格爾之花在每位護理志愿者心中綻放
在第108個國際護士節即將到來之際,我院得到北京市紅十字會、中國南丁格爾志愿護理服務總隊的批復,正式加入這一神圣的組織,成為全國第350支分隊,北京第13支南丁格爾志愿護理服務隊伍。在總隊的領導下,北京友誼醫院分隊將致力于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發揮三甲醫院專業護理特長,為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傳播健康理念、促進全民健康做出貢獻。
4月30日,我院南丁格爾志愿護理服務分隊成立大會隆重舉行。北京市醫院管理局黨群工作處處長張海鷗、北京市紅十字會志愿服務部副部長李勝華、中國南丁格爾志愿護理服務總隊理事長張利巖、副理事長陳東、王克榮,副秘書長張凈淇、護士長王新華,我院副院長張忠濤及200余名護理志愿者代表參加了大會。會議由我院護理部副主任趙立新主持。
張海鷗在講話中表示,北京友誼醫院具有強大技術力量和廣泛社會影響力,在北京市醫療衛生服務行業建設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在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的進程中,醫院幫扶和帶動醫聯體共同發展的成果是為北京市居民謀福送福的實舉。
李勝華指出,北京友誼醫院的志愿服務充分體現了護理志愿服務機制的長效、服務的常態、品牌的輻射,真正踐行了紅十字精神和南丁格爾精神。他對北京友誼醫院加入總隊之后的未來發展寄予關懷和厚望。
張忠濤對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北京紅十字會和中國南丁格爾志愿護理服務總隊給予的大力支持及幫助表示感謝,對護理團隊長期實施的志愿服務為改善民眾健康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表示肯定,并對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希望。
張利巖在會上宣讀了總隊批復,并對北京友誼醫院在國際援建中體現出的志愿者精神給予高度贊揚,對醫院護理學科水平給予充分肯定,認為醫院專家型志愿服務活動充分體現了護理的文化與價值。
大會進行了莊嚴的授旗、授南丁格爾畫像儀式。第39屆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中國南丁格爾志愿護理服務總隊副理事長、北京佑安醫院原護理部主任陳東為醫院授旗。中國南丁格爾志愿護理服務總隊副理事長、第44屆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北京地壇醫院紅絲帶之家辦公室主任王克榮贈送了南丁格爾畫像。接過前輩手中的旗幟與畫像,代表著南丁格爾精神與志愿服務理念在友誼醫院的傳承與發展。醫院會繼續將優質護理資源下沉至基層,惠及下級醫療機構、社區及百姓,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
護理志愿者代表李媛媛、劉廣宣讀了《國際紅十字運動七項基本原則》。全體護理志愿者在陳東的帶領下宣誓,始終踐行南丁格爾志愿精神,夯實優質護理服務,推進延續護理進程,積極探索以維護健康生命、促進疾病恢復、傳播科普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志愿服務活動,為實現健康中國戰略、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
會上,志愿者代表、我院通州院區內科綜合二病區護士長鄭明偉在發言中表示,將在南丁格爾獲獎者的引領下,在榜樣力量的感召下繼續推進志愿護理服務,攜手并進,用專業的知識,幫助他人,服務社會,讓無私的愛和似火的熱情永遠傳承下去,在總會的領導下,呵護生命、佑護健康、傳播護理文化、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大會現場200余名志愿者還聆聽了第45屆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王新華的事跡報告。她扎根傳染病護理崗位24年,無數次挺身于危難與驚險中,小愛無痕,大愛無疆,極大激發了在場護士的職業自豪感與志愿服務的熱情。
我院護理部主任駱金鎧、副主任趙立新、孫萌、主任助理張杰代表全體護士向參會的四位南丁格爾獎章獲獎者獻上鮮花,并贈送了醫院護理團隊徽章。大家表示,感謝前輩們的引領,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我們一定努力,為百姓健康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每位護理志愿者心中都綻放著南丁格爾之花!
我院志愿護理服務開展情況
醫療援助中彰顯護理學科專業引領作用
1. 參與援助幾內亞,制定了周密的埃博拉防控培訓計劃和防護措施,為1700余名幾內亞醫務工作者及民眾進行公共衛生培訓。
2. 助力在牙買加“光明行”項目,為白內障患者免費開展手術,針對眼科手術前、后常見的問題進行專科護理培訓。
3. “組團式”援藏,利用2年時間共同幫扶拉薩市人民醫院實現優質護理服務病房、門急診、手術區域的100%覆蓋。帶領拉薩百余名護士長及骨干來京培訓,推動拉薩區域完成首個危重癥護理繼續教育項目,建立首個助產專科護士培訓項目,免費培訓鄉、縣醫院百余名護士長及骨干,提升危重癥、婦產專科及管理技能,幫助拉薩市人民醫院于2017年8月在西藏自治區7個地市中率先通過“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
志愿服務促健康,延續護理顯成效
1.搭建總院-分院-醫聯體護理家庭訪視、合作轉診模式和合作組4個,2年間協同2個分院區、15個醫聯體內的護理人員,推行“一對一”專科護理幫扶機制。
2. 開展專科護理門診服務,設立傷口造口失禁護理、母乳喂養咨詢等10個專科護理門診項目。2018年延續護理服務惠及患者近12萬人次。
3. 開展專科義診活動,每季度組織專科護士赴分院區、醫聯體管轄社區進行免費義診咨詢,保證患者專科護理知識供給的連續性和動態性。
4. 深入基層開展志愿服務,搭建31個醫聯體區域長期照護體系,年度幫扶、聯合推行專科護士聯合醫聯體社區護士家庭護理隨訪300余次。
5. 深入醫院周邊社區與校園,傳播急救技能,提高周邊社區及居民的應急自救能力,創建急救生命的綠色通道。
6. 延續護理服務,組織友誼孕婦學校、紅絲帶乳腺癌之家、造口病人聯誼會、腹膜透析病人生日會等多種形式的健康講堂和病友會等25個,延續護理、健康教育網絡平臺12個,提升患者自我照護及回歸社會的能力和信心。近兩年延續護理服務惠及患者27萬人次,出院隨訪率增長146.8%。(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