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全麻手術是否會對孩子大腦發育產生影響?
俗話說,“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手術麻醉的作用不可小覷。患者在診療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焦慮、恐懼等不適感,不僅會給身體帶來損傷,也會給精神、情緒和生活質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舒適化醫療的需求正在迅猛發展。麻醉被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小到做檢查,大到做手術,無痛技術在診療過程中已不再罕見。
但在大部分患者眼中,麻醉手術還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關于麻醉手術,患者們還有許多疑問,其中關于“孕婦與寶寶是否能接受全麻手術?”的問題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因此,我們邀請到我院麻醉科的主治醫師高穎,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孕婦、嬰兒接受全麻手術,是否會對孩子大腦發育產生影響?
關于這個問題,全世界的麻醉專家們都在努力尋求答案。今天就來和你分享一下近年來的兩個權威結論。
2017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曾對全身麻醉作出過如下警告:三歲以下兒童或在妊娠最后3個月的婦女,重復應用或長時間使用全身麻醉和鎮靜藥物,可能會影響兒童大腦的發育。
醫生應該為幼兒和孕婦權衡手術的風險和獲益,尤其是手術時間可能超過3小時,或者3歲以下兒童需要多次手術時,醫生更應與家長進行討論。
2019年美國研究團隊在《柳葉刀》上發布了關于兒童麻醉試驗的研究結果,該成果被業內稱為“迄今最有力的證據”。該項研究選取在嬰兒期(年齡≤60周齡)分別接受過全麻手術與局部麻醉手術的5歲兒童為研究對象,對他們進行包括智商、記憶力、注意力、執行能力、行為能力等在內的一系列測試,以探究全麻手術是否對兒童大腦發育產生負面影響。將實驗對象的年齡定為5歲主要是因為5歲時兒童的測試表現能夠強烈預示兒童在未來的表現。
最終分析顯示,全麻組在嬰兒期平均麻醉持續時間為54分鐘,全身麻醉組和局部麻醉組兒童的智商測試得分和其他一系列神經認知功能測試結果都沒有顯著差異。當然作者也指出了此研究的局限,比如執行力或社交能力可能會在更晚期才會發展,因此在兒童5歲時還無法發現是否有影響。
《柳葉刀》同期刊發的社論中評價道“該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在嬰兒期單次、短暫接觸全身麻醉,對神經發育無害。”同時也指出研究結果“應該讓衛生專業人員以及全球數百萬需要接受麻醉的幼兒的父母放心。這一發現意味著不再需要因擔憂麻醉風險,而讓兒童承受延遲手術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看了這兩個重量級的結論,你有沒有get到重點?FDA的警告中重點強調了,3歲以下或妊娠最后3個月婦女,多次手術或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可能對兒童大腦發育有影響;而《柳葉刀》上發布的結果證明嬰兒期單次、短暫接觸全身麻醉,對神經發育沒有影響。
醫學診療本身就是風險和獲益并存的,它就像一把雙刃劍,只是需要衡量孰輕孰重。如果手術帶來的獲益更大,比如挽救生命或是保障重要器官功能,那么就必須在充分的麻醉、鎮痛下進行,否則帶來的精神心理創傷可能對小兒心理發育、性格形成造成潛在的巨大影響。另外,要正確認識疾病本身和手術創傷都有可能導致神經發育不良,往往很難確定具體原因,因此不能認為麻醉是唯一的影響因素,更不要因此就盲目拒絕接受麻醉。
最后,提醒大家,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就診,在術前準備與術后恢復階段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遵從醫囑,切記不可憑“經驗常識”行事。(麻醉科 高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