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我和我的祖國】四十年醫患情
壯麗70年,奮進新時代。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建立的第一家大型綜合醫院,北京友誼醫院隨新中國的成立而創辦,隨新中國的成長而進步,隨新中國的強大而發展。67年來,友誼醫院與祖國共成長。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讓我們隨著友誼人的記憶,一同來感受仁愛博精的友誼精神、無私奉獻的醫者風范,也共同見證祖國醫學事業的滄桑巨變。
四十年醫患情
在我院泌尿外科,每年住院出院的患者將近1萬人,但讓我印象最深的一位患者,叫楊運勝,同事和病友都叫他“老楊”。作為我國目前腎移植術后存活時間最長的人,老楊的大名早已傳遍移植術后病友圈。從1977年10月19日接受首次腎移植以來,楊運勝已經和腎移植術后患者的身份相伴了42年。這40多年間,楊運勝從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變成了即將步入古稀之年的長者。40多年前他因為尿毒癥而瀕臨死亡,而腎移植成功地挽救了他的生命,改變了他和他的家庭命運,同時,他也見證了我國腎臟移植事業的發展。
1970年,當時還是普通工人的楊運勝因為不明原因的血壓升高伴雙下肢浮腫,輾轉就診于北京多家醫院,被確診為慢性腎小球腎炎。在當時全國醫療水平最高的北京,楊運勝接受了多種治療,但是效果甚微。到了1977年,他的病情進入了比較危重的階段,由于缺乏有效的透析手段,因此進行腎臟移植成為他延續生命唯一的選擇。但是在當時,腎臟移植手術在國內外都是極具挑戰性的工作。我院作為率先在全國開展腎臟移植手術的醫院,義不容辭地接受了這項挑戰,盡最大的努力來嘗試延長這位年輕人年僅27歲的生命。
當時我院泌尿外科于惠元教授和侯宗昌教授領導的腎臟移植團隊為楊運勝制訂了詳盡的診療計劃,1977年10月19日,由于惠元教授主刀,楊運勝接受了同種異體腎移植手術。手術進行了將近五個小時,開放循環后約17分鐘有尿液從輸尿管流出。這份由紅藍色油筆手繪的手術記錄嚴謹而清晰,至今還完整地保存著。
雖然手術十分順利,但是由于缺乏高效的免疫抑制劑,楊運勝的術后恢復之路充滿了各種考驗。術后外科并發癥、急性排斥反應、免疫抑制的各種副作用和嚴重的感染并發癥等隨時都可能讓這來之不易的腎臟失去功能,甚至威脅到楊運勝的生命。但是,在我院腎移植團隊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楊運勝闖過了一關關考驗,終于在術后10個月以后順利出院。
在此后漫長的術后持續抗排異隨訪、感染治療的保護下,楊運勝的移植腎功能一直保持良好,他也和我們友誼泌尿外科的每一個大夫護士都結下了戰友般的感情。直到23年后的2000年,楊運勝那早前失去功能的左側原腎發生了癌變。病魔再次考驗了楊運勝和北京友誼醫院的腎移植團隊。在泌尿外科專家田野教授的主持下,老楊在切除原腎后,再次接受了同種異體腎移植手術。2002年,另一枚腎臟被成功地安放了在他體內。25年后的這次腎移植手術,僅僅用了1個多小時,而住院時間也縮短到了33天。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變化,更說明在這25年間,我國腎臟移植的技術有了質的飛躍。
時光飛逝,現在距楊運勝第二次移植又已經過去了17年。目前他的二次移植腎臟功能依然良好且穩定。40多年前為他進行手術的于惠元教授已經故去多年,當年醫療團隊中的年輕醫生都已經成了譽滿全國的退休老專家。40多年前那次成功的腎臟移植,不僅讓楊運勝躲過了死神的觸手再獲新生,收獲了美滿的家庭,幸福的生活,也讓他親身見證了醫患情深和北京衛生健康事業的蓬勃發展。
40年多間,泌尿外科的醫生換了幾批,專家更迭了幾代,不論老中青醫護人員都從未停止對楊運勝的照顧、隨訪,對生命的呵護始終如一。40年多間,我院創造了我國腎臟移植歷史上的多個紀錄:在國內最早開展淋巴細胞毒實驗和補體結合實驗作為腎移植組織配型檢查,明確降低了移植腎超急性排斥的發生率;參加了國內目前使用的所有免疫抑制藥物在中國的注冊試驗,保證了中國腎移植患者的用藥安全;完成了我國第一例嬰兒供腎腎移植手術并獲得長期存活;創造了目前國內腎移植術后移植腎和患者存活時間最長的紀錄;目前移植腎1年、5年、10年及以上存活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2018年美國器官移植大會主席Matthew Cooper到訪我院時曾表示,與現在美國各大移植中心所通用的技術相比,友誼醫院的技術在血管處理、并發癥預防以及縮短熱缺血時間方面有明顯的優勢,腎移植臨床工作方面在世界上已處于領先水平。現在,我院泌尿外科開放床位110張,年手術量5000多臺,科室規模和診療量位居全市第一,腎移植技術特別是后腹腔鏡取腎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腎移植手術一年存活率已達99%以上。
在北京衛生健康事業不斷發展的同時,友誼醫院和楊運勝之間日益深厚的情誼和腎臟移植團隊繼承傳統、持之以恒救治尿毒癥患者的仁心始終不變。我也希望楊運勝能夠繼續享受健康的生活,作為北京衛生健康事業和我國腎臟移植事業發展全程的見證者,與北京友誼醫院腎移植團隊一起,開啟新的時代,迎接新的挑戰,見證新的奇跡。
作者簡介:朱一辰,1982年出生,北京大學外科學博士,曾赴美國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醫學院任博士后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目前臨床工作方向:泌尿系統腫瘤、結石的微創治療,腎臟移植。
1954年,毛澤東主席曾為友誼醫院題詞:“減少人民的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這是友誼人的初心,也是友誼人的使命。行進在新時代,我們承載著歷史的榮光,肩負著未來的希望。奮斗的友誼人將繼續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泌尿外科 朱一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