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張棟教授團隊為過敏性哮喘的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提供新策略
2019年9月,我院張棟教授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5年IF:13.811)上發表題為Double negative T cells mediate Lag3-dependent antigen-specific protection in allergic asthma的論文。研究團隊發現,輸注體外轉化的過敏原刺激的雙陰性T細胞可通過Lag3介導的特異性抗原識別緩解小鼠過敏性哮喘。我院助理研究員田丹為第一作者,我院研究員張棟教授為通訊作者。
變態反應性疾病和哮喘在世界范圍內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全球性問題。目前,針對哮喘最常用的有效治療方案是激素治療,但由于其免疫抑制作用的非選擇性,機體免疫力全面下降,長期應用副作用明顯。如何使特異性抑制機體對過敏原產生免疫反應,而不影響機體其他正常免疫功能,是過敏性哮喘治療的難點和焦點問題。
張棟教授團隊通過對不同過敏原誘導的小鼠哮喘模型研究發現,體外擴增轉化的CD4-CD8-雙陰性T細胞(Double Negative T cells,DNT細胞)具有過敏原特異性的識別和免疫抑制作用,靜脈注射的DNT細胞可以定向遷移到小鼠肺組織,抑制肺臟局部過敏原誘發的樹突狀細胞和濾泡輔助性T淋巴細胞,從而產生對哮喘的特異性治療保護作用。機制研究中,團隊利用Lag3敲除鼠發現,DNT細胞的Lag3可輔助識別MHC-II抗原,并有助于樹突狀細胞向DNT細胞進行膜信息轉移(Trogocytosis),解釋了DNT細胞抗原特異性識別的內在機制。
該研究為變態反應性疾病和哮喘提供了一種潛在可行的細胞治療策略,實現了抗原特異性的免疫抑制,免除長期應用激素的弊端,為上述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理念。
張棟,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研究員,移植耐受與器官保護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Blood,Cell Reports,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及Diabetologia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20篇,累計影響因子121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各1項,獲批發明專利3項。(科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