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友誼人在武漢】患者對首都醫務人員的一次次贊揚 讓我感到欣慰和自豪
大年初三中午,我正在醫院通州院區值班,一個電話打破寧靜:醫院組建北京市屬醫院援鄂醫療隊,我有幸成為了醫療隊成員之一,即將隨隊登上前往武漢的專機。在前往機場的路上,我給家人打去了視頻電話,雖然早已知道我報名去一線,但家里人還是不免有許多擔憂,我微笑著對他們說:“放心,我一定會平安回來的!”
此去武漢,或許會遇到困難和艱辛,但是作為一名醫務人員,使命在身,由不得我多想什么。在“大家”與“小家”中,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前者,帶著作為醫務人員的責任與堅守,毅然逆行。希望我們的出現能給武漢人民帶來更多希望的曙光。
我們入駐的醫院是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這里是武漢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坐在前往醫院的班車上,我看著窗外的武漢不禁思緒萬千,看到去年10月曾舉辦世界軍人運動會的橫幅標語,曾經車水馬龍的街道已冷冷清清。
作為一名在重癥監護室工作8年的男護士,我對于重癥患者的護理是信心滿滿的,但是對于這種陌生的傳染病,我卻是沒有什么經驗。雖然在來武漢前,我就和北京地壇醫院的同學進行溝通,對疾病有了初步的了解,并熟悉防護的知識。但是身處疫區中心地帶,心中的緊張情緒也不自覺的產生。但是,當聽到醫療隊領隊劉壯說:“我們是戰士,是來前線打仗的,是來保衛我們人民的!”我不再猶豫,心中的信念也更加堅定。
作為北京醫療隊第一批進駐傳染病區收治患者的小組成員,我是非常驕傲的,這是個歷史性的時刻,穿著密不透風的隔離衣就連喘息都非常困難的我,在看到急救車將患者一個個轉運來時,已完全顧不上身體上的不適,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救治當中。
雖然厚重的隔離服阻隔了我們之間的距離,但是卻阻擋不住我們對患者的關愛。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考驗我們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不適應,對操作技術的熟練程度同樣給我們帶來了嚴峻的考驗。為了減少穿脫隔離衣造成的浪費,我在上班前幾個小時就不再喝水,在嚴密的防護服中,猶如在蒸籠里一般,讓人有一種近乎窒息的感覺。在起霧的防護鏡后,在多層手套的包裹中,靜脈穿刺、留置管路、插管吸痰這些精細的操作遠比平日里要困難百倍,但是我憑著在醫院多年來練就的過硬本領,并沒有因為條件的困難而出現過失敗。
一次值夜班時,患者突然出現喘憋加重,心電監護上的脈氧飽和度完全測不出,醫生馬上下醫囑準備進行動脈穿刺。我熟練的準備好動脈采血器材,馬上開始為患者抽血。防護鏡的鏡片上布滿了水蒸氣,我一邊觸摸患者的橈動脈,一邊在鏡片上尋找能看清穿刺點和針筒的視角,接著我準確地找到動脈位置,隔著厚厚的手套,手指牢牢地握緊針頭,通過布滿水氣的護目鏡上僅存的視角瞄準方向,精準、利落的進針。當看到動脈血涌進針筒時,心中真的無比的興奮。醫生根據血氣指標為患者調整了治療,很快他的病情穩定了,我們也終于松了口氣。
“人民戰爭,人民必勝”。3月10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赴湖北武漢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并發出“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的總攻令,更加堅定了我們援鄂醫療隊的信心和決心。目前我們北京醫療隊負責的重癥患者病情趨于穩定,同時這也是我們提升優質護理的關鍵時期。臥床病人的皮膚護理、康復訓練、輕癥病人的心理護理等,我們把北京友誼醫院護士的技術特長和親情服務帶到了武漢。患者們一次次對首都醫務人員的贊揚讓我感到欣慰和自豪。
現在的武漢已經櫻花爛漫,疫情形勢也在逐漸好轉,相信勝利的曙光很快就要到來。
北京友誼醫院援鄂醫療隊 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