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全民營養周 營養專家教你吃出營養與健康
每年5月的第三周為全民營養周,全民營養周是在國務院、國家衛健委政策指導下,由中國營養學會發起設立的。其目的是通過以科學界為主導,全社會、多渠道、集中力量、傳播核心營養知識和實踐,使民眾了解食物、提高健康素養、建立營養新生活,讓營養意識和健康行為代代傳遞,提升國民素質,實現中國"營養夢 健康夢"。今年5月17日—5月22日是第六屆全民營養周,主題為“合理膳食,免疫基石”。
“民以食為天”,在“吃”這件大事上,我們可不能含糊。美味自然重要,但健康更加不能忽視。如何才能吃出營養,吃出健康呢?今天,我們有請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丁冰杰與主管營養師楊欣麗與我們一起聊聊關于“吃”的這件事。
優質蛋白是個寶 提高免疫少不了
人體細胞中的固體成分70%都是蛋白質,孩子要生長發育,成人要自我修復,患者要恢復健康,健身者要增加肌肉,都離不開蛋白質。對于免疫系統來說,良好的蛋白質營養能夠增強機體對于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前段時間,張文宏醫生曾建議,孩子,早餐不能只喝粥,要吃雞蛋,要喝牛奶。引發了網友的一大片熱議。其實,張醫生強調的就是蛋白質對于免疫力的重要性。我們通過食物攝入蛋白質,經過消化吸收,成為合成修復人體的原料。
那么什么食物富含蛋白質呢?給大家奉上優質蛋白質食物排行榜:雞蛋、牛奶、魚肉、蝦、雞肉、鴨肉、瘦牛肉、瘦羊肉、瘦豬肉、大豆。這十種食物是根據其含有的蛋白質的質和量綜合評價出來。如果您平均每天能夠吃一個雞蛋,喝300g奶,吃一兩肉,吃一兩魚,再加上半兩的大豆就能夠保證每天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優質蛋白是個寶,提高免疫少不了。
分餐 該像戴口罩一樣普及
過去幾個月里,我們經歷了一場席卷全世界的疫情。有效的阻斷疾病傳播途徑,比如“全民戴口罩”是我們遏制疫情非常關鍵的措施之一。其實很多疾病也可以經口傳播,那么,在飲食就餐方面,有哪些類似的阻斷措施可以采取呢?那就是——分餐。將食物分份,放在每個人的餐盤中,大家各自享用。
這樣的方式有哪些好處呢?首先,可以避免口水污染。其次,可以阻斷病原體經口的傳播途徑。就像我們每個人戴著自己的口罩,可以起到最直接的與他人隔離的作用。此外,分餐還可以協助我們控制食量。那么如何做到有效分餐呢?在外就餐選擇公勺公筷,家庭內部推薦使用中國居民膳食餐盤,大家可以看到餐盤是分格的,而且每個格的底部有不同種類食物的圖片,這可以提示我們,豐富我們每餐的食物種類。當然,您也可以選擇其他種類的餐盤或者食案。總之,讓我們像全民戴口罩一樣,全民分餐吧。 (營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