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不按套路出牌的醫生王維丨北京醫療隊馳援武漢隨行采訪日記第三十八集(2020.03.05 北京新聞廣播)
來自北京友誼醫院呼吸科的副主任醫師王維,已經第二次參加抗擊疫情的戰斗。因為17年前抗擊非典時積累了經驗,王維不僅在各方面建言獻策,對于自己負責的患者,他也有一套自己的診療方案。北京醫療隊馳援武漢隨行采訪日記,今天請聽第三十八集:《不按套路出牌的醫生王維》。
北京支援武漢醫療隊準備接診的前一天,友誼醫院呼吸科的副主任醫師王維在對接時提出了修改意見:
咱們要求無菌通道和污染區通道是唯一的通道,從污染區有一個過渡區,兩個門A門B門,A門進、B門出。
北京友誼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王維與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副院長郜勇商討隔離區改造。
他提出的這套方案,被復制到了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14個病區中的大多數病區,當地人稱為“北京模式”:
一污染,威脅的是所有人,可能整個醫療隊甚至他們所有跟我們一起上的協和醫院的大夫都會被感染。那就是很大的一個危險。現在咱們走的這個隔離的程序都是從當時SARS那時候一步一步走過來的。當天晚上我10點去看那門已經就鋸開了。
王維穿好防護服準備進入病區
因為注意總結經驗,加上曾經一晚上緊急搶救了兩例重癥患者,王維開始調整思路:
其實我覺得現在每個事都不是按套路出牌。我每個班都特別關注(這些病人),他們差不多都是我之前一個班來的,我很快就接觸到了,那我直接就開出醫囑來了,直接就加了激素。特別早,特別是71床,他們都是很輕,但是我看他CT了,雙肺的炎癥特別多,所以我直接加激素了,用了5天才停,很快緩解了,現在很好。激素肯定不會對冠狀病毒有效,甚至說時間久了會使冠狀病毒的毒性增強、爆發,但是如果你要利用得當及時,見好就收,我覺得效果還是好的。
王維和同事們
跟別人不一樣,王維查房時,總是先把病人的吸氧裝置暫停:
我發現這些病人躺在床上吸著氧,看著特別好,但是有一次我看一個病人上廁所回來,脈氧就下降到80多,躺著吸了一會兒就99了。躺著看是非常好一個人,但實際上這病情很不好,他不能動。所以現在我查房基本是把氧氣關了,血氧低的話可能就是有風險,不低的話可能就真是好轉了。活動之后,他如果低氧,即使他沒說有不舒服,我也給他加藥。從效果看,還是有病人受益了。
王維(左)與同事們開會探討治療方案
他還有援建青海玉樹的經驗,首都標準也是對自己的要求:
2012年在玉樹援建的時候,我們接受的任務是垃圾處理站、污水處理站,還有自來水廠,以及所有的道路和路燈,標準都是超出了當時的要求標準,那這個標準的話我們就叫做北京標準。我們首都一定要做出首都的一個標準來。
致敬!我們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