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動態
我院舉行李桓英教授從醫81周年座談會
8月17日是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李桓英教授99周歲的生日,當天下午,我院黨委和北京市李桓英醫學基金會在醫療保健中心五層會議室舉辦了“向最美奮斗者致敬——李桓英教授從醫81周年座談會”。來自中國僑聯、中國麻風防治協會、云南省疾控中心麻防所、北京市僑聯、馬海德基金會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市醫管中心的領導和代表出席了座談會。我院部分院領導、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職工、李桓英基金會資助醫護人員代表、團員青年代表等60余人參加了座談會。座談會由我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市李桓英醫學基金會理事長謝苗榮主持。
李桓英教授出生于1921年,是世界著名的麻風病防治專家,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研究員。29歲時,李桓英被推薦為世衛組織首批官員。1958年,心系祖國的她拒絕優渥的續約邀請,毅然回到祖國。上世紀80年代開始,李桓英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我國麻風病防治事業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為我國乃至世界麻風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如今,百歲的她依然懷著一顆年輕的心,關注著麻風病防治領域的新進展,關心著青年一代的成長成才。
座談會上首先播放了李桓英教授的先進事跡短片,講述了李教授從醫八十余載的奮斗經歷。中國僑聯副主席齊全勝為李桓英教授獻上鮮花,為她從醫81周年表示祝賀,也祝福她健康、長壽。在座談會現場,李教授表示,能從事麻風病這個上千年不治之癥的防治工作是三生有幸的,回到祖國、報效祖國也是自己永不后悔的最正確選擇。她說,能得到人民的認可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滿足。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高小俊在講話中祝福李桓英教授生日快樂,對李教授從醫81周年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表示,通過對李教授事跡的了解,他感受到了李教授對患者的關愛、對事業的執著、對科學的創新、對祖國的忠誠,也為她如今仍充滿活力與熱情的精神所感動。“最美奮斗者”李桓英教授,用不懈堅持書寫對理想信仰的忠貞,更用科學與信念幫助無數麻風病患者實現了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他表示,在慨嘆李教授從醫81年來傳奇般的人生經歷和卓越貢獻的同時,更要在實際行動中以李教授為榜樣,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為了人民健康貢獻我們的全部力量。高小俊還在發言中代表市衛生健康委向奮戰在臨床一線的全體醫師同仁們致以醫師節的問候。希望大家繼續發揚高尚的醫德,以精湛的醫術服務于廣大的人民群眾。
北京市醫管中心二級巡視員徐長順表示,李桓英教授從醫81年,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杰出成就,為所有醫務工作者樹立了一個大醫的榜樣:務實求真、敢于創新、心系病患、無私奉獻。這種精神也激勵著廣大醫務工作者立足本職、堅定信念,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為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和首都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我院黨委書記、理事長辛有清首先對在座的各位來賓表示感謝。他指出,李教授是一位有著赤子忠心的愛國華僑,是一位有著執著恒心的科學大家,是一位有著博愛仁心的大醫典范,李教授是中國醫生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首都醫務人員和友誼醫院的驕傲和榜樣。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我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我們更加需要像李教授一樣,對黨和國家無限忠誠,對科學事業執著追求,對待患者無比負責。希望在李桓英教授的鼓舞和感召下,醫療工作者都能為了人民健康不懈努力,為了醫學科學事業發展不斷進取!
我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澍田表示,李桓英教授作為享譽中外的麻風病防治專家,為祖國醫學事業貢獻了畢生心血,為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指出,我們要以李教授為榜樣,要號召廣大醫務工作者學習她不畏艱難,大膽創新、鍥而不舍、無私奉獻的精神,胸懷醫者仁心,勇攀學術高峰,為了醫學事業奮斗終身。他還介紹了李桓英醫學基金會創辦15年來在培養醫學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會上,中國麻風防治協會候任會長張福仁、云南省疾控中心麻防所所長熊立、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原所長甘紹伯、李桓英教授學生溫艷及李桓英醫學基金會資助的醫生代表楊吉剛依次發言。
張福仁表示,李教授為全中國的麻風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們后輩要以李教授的事跡和大愛精神為榜樣,不斷學習,不斷自我激勵,為麻風防治事業做出更多貢獻。
熊立表示,為了消滅肆虐人類幾千年的麻風病,李教授把滿腔的熱情和愛心都奉獻給了云南人民。李教授對待麻風病人不是親人勝親人的高尚醫德,對待工作事業至上的敬業精神,一直是云南省麻防工作者學習的楷模。
甘紹伯與李教授共事40余載,他用三句話表達了自己對于李教授的敬佩之情:“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三全齊美。”他表示,李教授品德高尚,為人耿直。在工作中,她追求臨床、教學和科研的密切結合;生活中她極為樸素,除了麻風事業,她幾乎是別無所求。李教授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指引著一代代醫學工作者勇于探索、不斷前行!
溫艷作為李教授的學生,從1994年便進入了李桓英工作團隊。發言中,她動情地講述了自己與李教授多次走訪云南省麻風病高發村的艱難經歷。她表示,在與李教授20多年的學習、工作接觸中,她獲益良多。她希望青年們要珍惜前輩的努力,爭取新的進步。
楊吉剛是我院核醫學科主任,也是第七批李桓英醫學基金會資助的出國人員。他衷心感謝李桓英醫學基金會為一批又一批的中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的寶貴進修、深造的機會。他表示,我輩應弘揚和傳承李桓英教授的醫者情懷和工作精神,將學習所得運用于工作實踐中,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發揚“仁愛博精”的院訓精神,為醫學事業的發展而不懈奮斗!
李桓英教授具有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積極進取的創新精神以及自強不息的奉獻精神,她用自己的奮斗經歷,踐行著醫療工作者的大愛,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這樣的職業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傳承和弘揚李桓英教授的大醫精神,扎根祖國醫學事業,為守護人民生命安全與健康不懈奮斗! (宣傳中心)
上一篇: 五年幫扶路 京蒙一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