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我院婦產科成功切除13斤巨大盆腹腔腫瘤
張女士近來有個煩心事兒,本來苗條的她肚子卻一天比一天大,并伴有強烈腹痛。來醫院診斷后才發現,原來她的肚子里裝著一顆會危及生命的“定時炸彈”——13斤的巨型腫瘤。近日,我院婦產科郝增平主任團隊成功為張女士切除掉40厘米長,25厘米寬,12厘米高的巨型盆腹腔腫瘤。如今張女士已卸下“重彈”,順利出院。
去年11月開始,42歲的張女士突感腹部脹痛難忍,肚子日漸腫脹,腹圍增大。2周后,于當地醫院就診,經檢查顯示,張女士的腹腔內有一巨大腫物,醫生建議張女士盡快轉診上級醫院進行手術治療,否則將有生命危險。了解到北京友誼醫院腫瘤救治的綜合實力后,張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前來就診。經診斷,張女士盆腹腔瘤體巨大,上界達膈下,向下充滿盆腹腔,侵襲范圍如此之大的盆腔腫物非常罕見。為了能準確評估腫瘤來源,血供、侵及范圍,以便后續手術治療,需要對張女士進行增強影像學檢查。但因患者本身患有輸尿管、腎結石,加上腫瘤壓迫,導致腎功能不全,處于腎衰竭邊緣,如若進行增強影像學檢查會有急性腎衰竭的危險。
針對張女士的情況,婦產科組織全院專家會診。多科室專家討論后認為,她的盆腹腔巨大腫瘤不除外子宮血管平滑肌瘤或卵巢巨大腫瘤可能,若沒有增強影像學檢查評估,后續手術風險極大。因此,決定先行雙側輸尿管支架置入術,緩解其尿路梗阻;監測她的腎功能情況,待有所好轉后,再行增強CT檢查及三維血管重建,并進行腫瘤切除手術治療。
12月10日,泌尿科醫師寧晨為張女士成功放置雙側輸尿管支架,引流出膿性尿液。經抗感染治療,張女士血肌酐輕微下降。在影像科大力協助下進行了增強CT檢查及三維血管重建。
12月14日,舉行了第二次術前全院會診。血管外科、麻醉科、普外科、腎內科、泌尿外科等多科室共同參與討論。由于患者瘤體巨大,占據整個腹腔、盆腔,血運豐富,手術中大出血風險極高,有可能侵及盆腔大血管,需替換人工血管或自體血管;加上患者腎功能不全,如大量出血、輸血,術中、術后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有可能造成死亡。因此,本次手術難度較大,對操作者要求極高。各科室專家經過全面的評估與討論,制定了縝密的手術方案。術前手術團隊與患者家屬詳細講解了手術方案與風險,獲得了患者與家屬們的理解信任。
正式手術前,為了盡可能的減少手術中出血的風險,介入科首先為張女士實施了雙側子宮動脈及左側卵巢動脈栓塞術。
12月18日上午,經過了充分的術前準備,手術正式開始。麻醉科主任醫師柯敬東擔任主麻醫師,手術由婦產科郝增平主任主持,主任醫師金影、主治醫師金華共同操刀手術。手術團隊在開腹探查后發現患者盆腹腔巨大腫瘤長徑40cm,來自左側子宮闊韌帶,壓迫周圍組織呈膨脹性生長,達上腹腔,瘤體表面血運豐富,并與腸管及周圍組織粘連。郝增平主任有著婦科大型疑難手術豐富的經驗,在金影主任醫師的默契配合下,一步一步小心的分離粘連并牢靠止血,經細致謹慎的操作,該手術歷時2個小時終于順利完成,術中出血僅100ml。該瘤體體積40cm×31cm×20cm,重達13斤,術后診斷為子宮闊韌帶粘液樣及脂肪平滑肌瘤。張女士術后恢復良好,7天后康復出院。手術后腎功能逐漸恢復正常,于當地醫院定期隨訪。
專家提醒
子宮肌瘤目前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易感性、性激素水平、干細胞功能失調相關。其實很多婦科疾病初期都是沒什么癥狀的,只有在體檢的時候才能被發現。因此,女性朋友一定要定期做婦科檢查,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預防婦科疾病。 (婦產科)
上一篇: 多角度援疆幫扶 不遺余力貢獻醫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