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我院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表彰
2月25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頒獎并發表重要講話。會上,我院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表彰,我院黨委書記、理事長辛有清代表醫院參會并領獎。
該獎項是黨中央決定,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對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集體進行的表彰。前期,根據評選表彰工作部署,在各地區各部門充分醞釀、集體研究的基礎上,經綜合評審、統籌考慮,確定了表彰對象。北京市共有20個集體入選全國脫貧攻堅進集體,我院是其中唯一一個北京市屬醫療單位。這個榮譽是對北京市委市政府、市衛生健康委和市醫管中心脫貧攻堅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對多年來北京市參與健康扶貧工作的所有醫務人員的充分肯定,是對以我院為代表的北京市屬醫院脫貧攻堅、醫療援助工作的充分肯定。
我院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脫貧攻堅,助力健康扶貧。在市委市政府、市衛健委和市醫管中心黨委領導下,2016年7月我院作為北京市醫療人才組團式援助拉薩市人民醫院“創三甲”主責單位和“以院包科”牽頭單位,充分發揮北京市優質醫療資源的集團優勢,堅持首善標準,開創醫療組團式援藏“北京模式”,在西藏各地市形成示范效應,獲得當地百姓和醫務人員的充分認可,使“友誼”植入百姓心中。
制度強院創三甲。以我院制度和管理體系為藍本,完善拉薩市人民醫院醫療、護理、行政管理等各類制度200余萬字。通過系統評估、對照整改、系統完善,我院作為主責單位,僅用1年時間,就幫助拉薩市人民醫院順利通過三甲評審,成為西藏首家地級市三甲醫院。
技術幫扶強學科。我院作為“以院包科”牽頭單位,發揮北京市屬醫院學科優勢,結合自治區疾病譜等特點,謀劃學科布局,開展“以院包科”工作,推動了當地消化科、婦產科、兒科等學科的發展,推進拉薩市人民醫院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23項,實施手術3400余例次,使拉薩市人民醫院14個學科水平處于自治區和拉薩市領先地位。5年來,拉薩市人民醫院成功救治急危重癥患者40萬例次,成為自治區“大病不出藏”兜底醫院。
組團式培訓育人才。率先開創組團式培訓模式,拉薩市人民醫院中層以上干部和業務骨干160余人次到北京進行培訓,學習友誼技術,感受友誼文化。在當地開展“師帶徒”、“友誼消化直通車”等技術幫扶項目,為當地培養技術骨干820人,真正變輸血為造血,使北京優勢醫療資源種子在拉薩深耕發芽結果。同時,充分發揮拉薩市人民醫院輻射帶動作用,與拉薩市五縣兩區醫院形成醫聯體,促進雙向轉診和醫療資源共享,開展各類技術幫扶百余次,優質醫療資源惠及人口數達到33萬余人。
五年來,拉薩市人民醫院新建專業19個,全部學科達到35個,門急診量增長164.9%;住院人次增長43.7%;手術臺次增長76.1%,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實現大幅提升。中組部部長陳希先后三次到拉薩市人民醫院調研,對北京市組團式醫療援藏工作和拉薩市人民醫院的突飛猛進發展給予充分肯定。
此外,我院還積極在新疆、內蒙、寧夏等地區開展幫扶,在援蒙方面,我院積極開展庫倫旗對口幫扶工作,選派重點科室優秀青年人才掛職受援地院級領導,為庫倫旗醫院培養37名業務骨干,開展新技術新項目40余項,使庫倫旗醫院成為全旗唯一一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在援疆方面,自1999年起,醫院先后選派心內科、消化內科、泌尿外科、血液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等重點科室的醫療技術骨干前往和田地區人民醫院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推進新診療技術開展共計66項,培養當地醫療業務骨干110人,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近五年,我院先后選派技術骨干力量201人,分別前往西藏、新疆、內蒙、寧夏、云南、四川、河南、貴州、山西、陜北等地市開展各種形式的長期幫扶和短期援助,受益人口數達到374萬,使邊遠地區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全方位滿足患者就醫需求,減少了百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情況發生,為實現脫貧攻堅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突出貢獻。
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脫貧攻堅偉大斗爭,鍛造形成了“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未來,北京友誼醫院將繼續發揮首善精神、北京優勢,總結北京經驗,貢獻北京力量,用“敢擔當、善組織、有作為、齊奮斗”的友誼精神,更好地為人民健康服務。(宣傳中心)
上一篇: 市衛生健康委、市醫管中心領導到我院調研
下一篇: 【友誼故事】20歲生日這天,她出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