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誤吞鋼絲命懸一線,北京友誼醫院多科協作挽救患者生命(2020.08.03 京城健康守護者、健康報)
“我們是患者馬某的家屬,在他身患疑難雜癥,面臨生死垂危絕望之際,陳學明、馮海主任收下他并成功地救治,使他重獲第二次生命……感謝北京友誼醫院血管外科專家及醫護工作者!”
這份感謝信來自患者馬先生的家屬。兩個月前,因腹部劇痛,馬先生來到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血管外科就診。6月1日馬先生接受了手術治療,多科室緊密配合,通力協作,經過7個小時的奮戰,專家們取出了患者腹腔內散落的三段鋼絲,讓患者重獲新生。
病痛的折磨讓他瘦了20斤
近兩個月,滄州市47歲的馬先生總是感到腹痛難忍,于當地醫院進行檢查,CT結果顯示其主動脈內可見金屬條狀信號,且已穿出動脈。家人帶著他輾轉多地求醫問診,均被告知因患者病情兇險,手術難度巨大,無法進行手術治療,只能禁食水、補液行保守治療。在病痛的折磨下,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馬先生瘦了20斤,感覺“生不如死”。
5月26日,在家人陪同下馬先生來到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血管外科急診就診。患者腹部CT顯示其為“腹主動脈假性動脈瘤較前明顯增大,周圍含氣軟組織影,異物感染”。腹主動脈是腹部最粗大動脈,主要負責腹腔內臟和下肢的血液供應。假性動脈瘤即動脈壁已破裂,僅周圍軟組織包裹,隨時可能大出血,導致患者死亡。
血管外科副主任馮海詳細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復查CT顯示馬先生腹膜后血腫及主動脈破裂程度均較之前的CT明顯加重,隨時有大出血致死的危險。同時,患者腹腔感染,無法通過微創方式治療,長期的禁食和感染消耗讓他的血色素只有不到6g/L,手術風險極高。
達成共識,有一線希望就不放棄
為了挽救患者生命,馮海請示血管外科主任陳學明,與患者本人及家屬溝通并共同商討治療方案。他們達成共識: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全力準備,放手一搏。
經過謹慎思考,幾位主任研究出來一套可行的手術方案:清除患者腹腔感染灶,縫扎患者腹主動脈止血,進行雙側腋動脈-股動脈人工血管轉流術。如此一來,既可以重建患者下肢血運,又可以避開腹腔感染區,大大增加了手術成功的幾率。
將馬先生收入血管外科病房后,醫務處又緊急聯系了普外科、放射科、消化科、輸血科、手術室、麻醉科、感染科等多科室進行聯合會診,詳細討論了患者手術方案及圍術期治療,各科全力配合血管外科,穩步推進患者的救治工作。
經過術前改善營養、糾正貧血、抗感染等治療后,6月1日手術正式開始。經過7個小時的奮戰,主刀專家終于從患者腹腔內取出了散布的三段鋼絲。后經分析,可能為患者誤吞服了洗碗刷鍋所用鋼絲球的部分鋼絲導致。
溫馨提示
用餐時,切勿狼吞虎咽,如誤吞服鋼絲球等尖銳異物易出現消化道穿孔及出血,嚴重可危及生命。如有誤服情況請盡快就醫治療。
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護理,術后一個月,復查結果顯示馬先生恢復良好,也逐步開始了正常飲食。平安出院后,患者本人及家屬寫了一封感謝信并贈送了錦旗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疫情期間,在保證院內防控的情況下,北京友誼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克服困難,高質量完成眾多手術,多科室高效聯合、默契協作,為搶救患者生命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