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北京友誼醫院平谷醫院:五周年再續緣 深化區辦市管 構建緊密型醫聯體
5月8日,平谷區政府與北京友誼醫院續約暨深化區級醫院委托管理模式研討會在北京金海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會上簽署了《委托北京友誼醫院管理平谷區醫院的協議》,并就“區辦市管”經驗及學科建設進行了交流研討。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北京友誼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北京安定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市婦產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平谷區委區政府、北京市各區衛健委和二級以上醫院負責人近200人參會。我院黨委書記辛有清,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澍田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平谷區區委副書記劉震主持。
會上,平谷區衛生健康委黨委副書記、主任金大慶介紹了平谷區級醫院委托管理情況。平谷區副區長徐素芝,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副主任劉建民,我院黨委書記、理事長辛有清在會上共同簽訂了《委托北京友誼醫院管理平谷區醫院的協議》。我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澍田做了表態發言。
平谷區委書記王成國,北京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李昂,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副主任劉建民在會上講話,對友誼醫院過去五年區辦市管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并對未來五年進一步深化區辦市管模式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簽約儀式后,市、區兩級醫療機構召開了“區辦市管”經驗及學科建設研討會。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虎峰分享了《醫聯體發展趨勢與“區辦市管”的未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黨委書記金昌曉分享了《順應醫改大勢促進醫院發展》;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張檸分享了《基于協同理論的層級醫療機構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分析》;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劉力戈分享了《探索“區辦市管”新模式,助力郊區醫療能力提升》;首都兒科研究所副所長于亞濱分享了《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我院黨委辦主任田昕分享了《區辦市管模式效果評價及醫務人員積極性分析》;北京友誼醫院平谷醫院執行院長王賓分享了《北京友誼醫院平谷醫院“區級醫院委托管理”模式成效與展望》。他們分別從醫聯體建設、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醫療發展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更深入的交流研討。
辛有清表示,大型綜合醫院緊密型醫聯體走什么樣的路徑,大城市如果推動全域服務均等化和均質化,“區辦市管”的探索和實踐為我們總結了經驗,樹立了典型。此次研討會的召開,就是希望深入探索將區級醫院交市屬醫院運營管理的模式機制,整合市、區兩級醫療資源,推動建立分級診療模式,推進基于信息化的遠程醫療服務,逐步實現醫療同質化管理,發揮醫療資源最大效應,讓市、區兩級醫療機構共同為京津冀三地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探索區辦市管模式 友誼平谷醫院走過五年 碩果累累
2016年4月8日,平谷區政府、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與我院正式簽訂協議,委托我院托管平谷區醫院,率先實踐“區辦市管”模式。五年來,我院積極探索“區辦市管”新模式,幫助平谷區醫院全面提升醫療、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和新冠疫情防控能力等,進一步提升了平谷區區域醫療服務水平,也為分級診療格局奠定了基礎,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發揮了積極作用。
以“兩個院區、一個學科”的緊密型醫聯體目標為引領,我院以需求為導向,開啟全面幫扶模式。醫院黨委先后從職能處室中選派三批管理團隊共16名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優秀干部赴平谷區醫院工作,派駐多名知名專家擔任平谷區醫院心內科、消化內科、泌尿外科、眼科執行主任或副主任。一手促學科發展,開展新業務、新技術;一手抓科室管理,培養人才梯隊。在我院專家團隊的指導下,托管期間共開展的新技術、新項目共計75項。
為了實現分級診療、急慢分治、醫防融合的大衛生大健康格局,建立了以我院為頂層,平谷區醫院為核心,社區衛生中心為基礎,村級醫療機構為網底的四級分級診療體系,引導優質資源下沉,參與臨床診療、教學培訓、組織管理、業務指導等,充分發揮了區域醫療中心的職能作用,更好的為平谷區患者服務。在醫聯體內實現了檢驗項目全覆蓋、檢驗結果信息互聯互通和X線數字圖像遠程診斷。探索并建立了全科專科聯合診療模式,2017年6月1日成立全科醫療科,逐步完善醫聯體內綠色轉診通道,牽頭建設平谷區慢病防控體系。對轉診患者轉歸情況進行追蹤備案,不斷完善及規范轉診各環節的服務流程。2020年11月17日,平谷區消化系統腫瘤、肺部腫瘤、糖尿病、高血壓、腦血管病、冠心病等六大慢病防治中心正式在平谷區醫院掛牌。
在北京醫療服務能力管理綜合評價(DRG)中,平谷區醫院連續4年位于北京市綜合排名前十。2019年度發布的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排名較2018年上升40位。平谷區醫院的北京市重點專科數量、SCI論文數量實現零突破,現有北京市重點專科3個,共發表SCI文章16篇,綜合醫療服務能力在遠郊區縣名列前茅,患者滿意度連續三年在99%以上。(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