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為群眾辦實事】智能技術變“困擾”為“助老”
如今,數字化讓診療更加便捷、高效,但老年人也面臨著信息壁壘與數字鴻溝。如何才能借助智能技術,讓老年人少受些困擾,多得到幫助?近期,我院搭建智能語音隨訪系統平臺,從老年患者的角度出發,將智能技術以患者樂于接受的形式,融入就診環節。
“您好,這里是北京友誼醫院隨訪中心。打擾您幾分鐘,做下出院隨訪。”午后,吳奶奶接到一通來電,聽筒傳來普通話極其標準的女士聲音。她一下聽出,這不是護士,而是機器人。
“‘她’能解決我的問題嗎?”略帶懷疑,吳奶奶繼續接聽。
機器人先從飲食、用藥、專科指導等方面作出提示。“挺靠譜,提到的都是我日常服用的藥物?!眳悄棠袒厣硐蚣胰苏f。
“診療中發現,您患有高血壓,存在跌倒風險?!甭牭竭@里,吳奶奶下意識地湊近聽筒。
“體位轉換時,是否注意進行過渡動作?”“是,注意了注意了!”機器人話音未落,吳奶奶回答道。
“非常棒,繼續保持?!睓C器人毫不吝惜贊美之辭,并囑咐她站立時動作緩慢,站立前先做輕微的四肢活動。
一輪緊扣“出院小結”的提問后,機器人向吳奶奶發起住院期間患者滿意度調查。
“特別滿意,謝謝你!”吳奶奶脫口而出。“最后這句,不知道她聽不聽得懂?!彼叿呕芈犕玻呑匝宰哉Z道。
這個“機器人”,來自我院護理部聯合信息中心搭建的智能語音隨訪系統。據護理部主任駱金鎧介紹,老年患者出院時,責任護士根據老年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從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方面制定個性化隨訪記錄單,并預約隨訪時間。之后,住院服務中心智能機器人按照隨訪記錄單自動撥打電話,進行語音隨訪?;卺t院對8000余條居家護理問題的整合、提煉、解答與錄入,智能機器人可自主交互答復,疑難問題則轉接人工咨詢。住院服務中心由此發揮“中轉站”作用,聯動門診和病房,構建起“責任護士/??谱o士—住院服務中心護士—專科護理門診護士”共同參與的閉環隨訪模式。
“出院7日內隨訪率達100%,除具有認知或聽力障礙外,絕大多數老年患者選擇本人接聽、自主溝通?!瘪樈疰z說。為讓智能化的形式被老年患者所接受,醫院在3處細節上有所把控。一是出院前要求護士進行隨訪宣教,幫助老年患者熟悉隨訪環節,對智能語音系統不抵觸、不陌生;二是隨訪預約精確至兩小時內,如因故未接聽,智能機器人將延后撥打,確保電話隨訪的接通率;三是根據通話記錄持續調整預設問題,實現個性化、精準化隨訪。
患者出院并非終點,而是延續性護理的起點,這是我院開展智慧醫療服務的初衷。近年來,醫院逐步推出住院患者智能隨訪、遠程探視、遠程會診等智慧醫療服務措施,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更好的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 (宣傳中心)
下一篇: 我院青年教師再獲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