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為群眾辦實事】我院普外分中心肛腸日間手術
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的發病率之高自不用多說,患者黃女士就是一名飽受痔瘡困擾的資深患者。從高中起,她就患上了痔瘡,上班后,由于工作壓力,她的痔瘡也越來越嚴重。最近,黃女士結婚了要備孕,聽說懷孕后痔瘡會加重,所以想備孕前把痔瘡手術做了,以免懷孕后痔瘡發作的后顧之憂。聽聞朋友介紹,我院普外分中心開展的肛腸手術可以當天出院,黃女士特意掛了普外門診的肛腸專家號,咨詢了醫生后,下定決心接受手術。手術當天,黃女士9點進入手術室,下午1點就走出了醫院。如今,4周的時間過去了,黃女士每周按時接受隨訪,已經逐漸恢復健康。
近年來,我院“24小時內出院的”日間手術模式逐步得到推廣,自2020年6月以來,普外分中心開展了一系列肛腸日間手術。擁有住院時間短、治療效率高、醫療費用低等優勢的日間手術,已成為了許多肛周疾病患者的主要選擇,贏得了廣大患者的認可。
肛周疾病是指肛門周圍、肛管及直腸下端的疾病,包括肛周膿腫、肛門濕疹、肛乳頭瘤、肛乳頭肥大、肛門瘙癢、肛門疣病、肛門潮濕、肛瘺、肛裂等,多為合并發病。肛周疾病的發病多與久蹲、久坐、缺乏運動、熬夜、食用刺激性食物、飲水不足、便秘、壓力大等因素相關。
由于人們飲食中高脂肪、低纖維食物增多,喜食辛辣食物的人群增多,肛周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痔瘡最為常見,臨床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雖然痔瘡是良性疾病,無惡變可能,但卻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內痔可導致患者出現便后鮮血,若便血時間較久則會引發不同程度的貧血,這也是中青年男性出現貧血常見的原因之一;外痔可導致患者出現肛周瘙癢、濕疹及墜脹感,嚴重者可引發血栓性外痔,疼痛難忍,需及時就醫;混合痔是指同時患有內痔和外痔,患者更加備受煎熬。
此外,肛周膿腫、肛裂等疾病也較為常見:肛周膿腫會導致患者出現肛周紅腫熱痛,嚴重者出現全身感染,需要靜脈輸注抗生素及手術干預;肛裂最為突出的癥狀為便時及便后劇烈疼痛,這種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患者帶來困擾。
對于以上肛周疾病,可以采取保守治療,改變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輔以外用藥物(直腸栓劑、膏劑及坐浴洗劑)和口服藥物(治療靜脈炎)等。但是保守治療只能緩解癥狀,并不能達到根治的效果。當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就需要選擇根治性手術治療。
但是由于手術部位特殊,腸道分泌物極易污染創面,使創面愈合遲緩,這就要求術后定時換藥,使肛門部保持清潔。然而傳統常規的術后局部換藥及處理是沒有麻醉和止痛處理的,因此在過去,肛周疾病術后常規換藥引起的疼痛刺激,就成為了不少患者的噩夢。
如今,隨著新技術、新理念的推廣實施以及手術方式的多樣性拓展,肛腸手術的痛苦已經被盡可能地減輕和解除,對術中及術后鎮痛的新型管理模式,更是使患者獲益頗多。
在我院日間手術中心,結合肛腸疾病特點和日間手術的成熟模式,普外分中心開展了一系列肛腸日間手術。日間手術不但節省了患者的時間和治療費用,同時不需要限制患者術后的飲食、排便、不需要患者絕對臥床,術后2小時即可出院回家,無需住院,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的痛苦,為患者解決后顧之憂。
在進行肛腸日間手術前,專家會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完善常規術前檢查,并根據患者本身合并癥進行的檢查,在綜合考慮患者的術前檢查結果,制定使患者最大獲益的診療方案。一旦患者通過了日間手術術前評估,就會立即進入日間手術程序,住院服務中心開通“綠色通道”,進行各項術前準備和檢查,一路直達手術室。
日間手術過程中,將采取靜脈全身麻醉加肛周局部麻醉,盡可能減少患者術中的痛苦,保證術中無痛。根據患者術前診斷及術中探查情況,專家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方式,術式精細化,微創化,減輕術后創面疼痛。手術結束前,會再次予以肛周局部麻醉長效封閉止痛,采取多模式鎮痛,實行診療全程無痛化管理。術后觀察2個小時,患者無特殊不適即可出院回家。
術后護理部分,由于手術部位特殊,術后腸道分泌物極易污染創面,且創口肛門部汗腺、皮脂腺、皮下脂肪較豐富,細菌極易繁殖,創面愈合遲緩,這就要求患者術后定時換藥,保持肛門清潔。患者在術后第1周,需要每天便后睡前清潔肛周、坐浴、涂抹藥膏、塞栓,同時服用治療劑量的治療靜脈炎的藥物;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可確定是否需要服用止疼藥、通便潤腸藥物等。患者術后需隨訪4周,每周復查1次。
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間,我院普外分中心肛腸外科開展日間手術近700例,與常規手術相比,日間手術的費用平均降低了30%左右,所有患者均24小時內完成入院、手術、出院,99%的患者做到了“日歸”,早上入院,當天下午5點前即出院。
我院日間肛腸手術的管理模式,不僅節約了患者住院時間,同時降低了醫療費用,真正體現了“短、平、快”。于患者而言,既達到了治愈疾病的目的,又能使患者得到安全治療,這大大提升了患者的診療體驗,深受患者的認可和好評。未來,北京友誼醫院將繼續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為患者健康保駕護航。 (宣傳中心)
上一篇: 致敬奮斗 祝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