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友誼人在地壇】“齊心、愛心、決心”,這是一段難忘的戰疫之旅
“各位親們,今天是我們北京友誼醫院第二批援地壇醫院醫療隊正式解封的日子,也是預定解散的日子。在特殊的2022年,我們春裝出發,夏裝回歸;在五四戰疫、在小滿隔離、在六一居家、在端午返崗,我們12人努力實現了出發的中巴車上許下的諾言,完成了任務……”6月2日一早,我院援地壇醫院醫療隊隊長劉坤在工作群里寫下的一段話。自4月27日被派往地壇醫院進行支援工作以來,劉坤與隊友們奮戰在首都抗疫最前線。隊員們全力以赴的“齊心”、醫患之間無私奉獻的“愛心”、每個人戰疫必勝的“決心”,串起了這段難忘的戰疫之旅。他用文字記錄下這段經歷,為我們展現了一段真實的戰疫故事。
4月22日,北京新一輪本土疫情來勢洶洶,抗疫的號角再次吹響。4月27日,在市醫管中心的統一調度下,由6名醫生、6名護士組成的北京友誼醫院援地壇醫院醫療隊來到地壇醫院隔離病房工作,在抗擊疫情戰場的核心區,感受了醫患共有的樂觀與善良,領悟了“非常時期、非常環境”下的人間大愛,也被普通人心里“戰疫必勝”的決心所感動。
全家福
我所在的應急三區同時有來自地壇醫院、友誼醫院、同仁醫院、老年醫院、世紀壇醫院、安貞醫院的同事們,雖然之前未曾相識,但來到這里就都是地壇人。“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我們都深知,地壇醫院作為北京市抗擊疫情的關鍵堡壘,必須齊心協力、堅不可摧。一面即相知,一語即相扶。隔離病房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大家只能在微信群里聚齊,但群里發布各種通知后大家都能整齊地“保持隊形”。在即將結束本輪應急病房工作的最后一天,大家齊聚很難得地有了一張“全家福”,來紀念隔離病房的戰斗情誼。
病房點滴事
一次查房時,有位小患者問我:“叔叔,新冠病毒作為一種生命體,在沒有生命的物品表面為什么能存活那么長時間,它靠什么維持新陳代謝呢?”我被他的問題驚到了,想用自己腦海里現有儲藏的知識回答他,但是轉念一想,一定要讓孩子愛上科學,明白科學的嚴謹性,所以告訴他:“下次查房告訴你答案。”走出隔離病房后,我趕緊求助同新冠奮戰已久的地壇的同事們,然后回復了他。
還有一次,一名中學生在做一元二次方程題,我突然想起了前幾天在網上看到的一道數學題,就問他“流行病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基本傳染數R0,是指平均每位感染者在傳染期內使易感者個體致病的數量。假定某個封閉的小鎮有1人不幸成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新冠病毒的R0值為5,而且小鎮所有人都是易感者,經過兩輪傳播后共有多少人被感染?全部小鎮有1000名居民,幾輪之后就會全部感染?”學生是個學霸,很快就算出了答案。我只能趕緊想出下一個問題問他,“假如你是鎮長,應該如何避免病毒的快速傳播呢?”他這次卻表現的特別沉穩,說“叔叔,我得好好想一想。”在我查完房回到辦公室的時候,學生給我打了電話說出了七八種措施,讓我不由感慨這些“后浪”們的優秀。
我記得有一個病房住了對父子,爸爸是一個醫療設備公司的工程師,兒子1歲多。剛來應急病房的時候,兒子對陌生的環境和神秘的“大白”很是害怕,不停的哭鬧,護士阿姨想去抱他哄他,也是各種抵制,越哭越兇。爸爸平時不怎么帶孩子,對兒子的哭鬧也是“有心無力”。這時爸爸突然想起了“哄娃神器”,我以為會是各種玩具或者動畫片,結果竟然是紙質的繪本。爸爸就在床上哄著兒子看書,兒子也就慢慢不哭了。我和護士都在感慨,“這個孩子了不起,長大一定會是學神。”有一次夜班去查房,爸爸和我說“你們太辛苦了,我覺得可以設計一款隔離病房專用機器人,和酒店送水的機器人一樣,定時進病房給病人測體溫、血壓和血氧飽和度,可以減輕你們的工作負擔;還可以開發一款軟件,用手機指導病人自己采核酸,現在人工智能圖像識別很準的,就像人臉識別已經普及一樣,手機智能識別正確的采集部位并做‘靶點’標記,你只要對照手機把棉簽放到‘靶點’就行,還可以錄像追溯采集質量。”
有一個病房里住了一個20歲出頭的年輕小伙和一名70來歲的老大爺。老人之前有多次心肌梗死,心臟情況不好,小伙子就主動提出照顧老人。老人每次起身上廁所,小伙子都會小心看著。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小伙子從網上搜了室內體操,帶著老人一起鍛煉。老人晚上睡覺很早,而且需要關燈,小伙子每天晚上10點就拉閉所有的窗簾門簾,等老人睡著之后再拉開一點簾子方便醫務人員巡查。中國人的愛都是含蓄的,也是相互的。小伙子早起時會發現暖壺里和杯子里都已經裝好了熱水,早飯都是用毛巾包好的,熱乎乎的。后來老人轉去其他病房,小伙子每次都會在查房的時候問起老人的身體情況。后來在老人出院的那天,我還專門給小伙子打了電話,小伙子說“老爺子是個好人,自己睡覺打呼嚕很響,但他從來都說自己耳背聽不到。”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逆境顯實力,絕境見真情。在“非常時期、非常環境”下的患者們都表現出了特有的真誠、友善、樂觀、向上,這就是真實的“人世間”,這就是人間大愛!
黨旗紅
應急病房入口處有一面鮮艷的黨旗,時刻提示我們“抗疫一線黨旗紅”。每次路過黨旗,我都會想起一個詞“同志”。何為同志?同志簡單說來是指志同道合的人。但溯源至春秋時期的《國語》,同志一詞解釋道:“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魯迅先生也寫到:“那切切實實,足踏在地上,為著現在中國人的生存而流血奮斗者,我得引為同志。”這樣說來,市屬醫院醫務人員齊聚地壇,曰為同志;醫患雙方齊心抗疫,曰為同志;患者之間互幫互助,曰為同志;全體市民連續數日進行核酸檢測,亦曰為同志。“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這一點在地壇應急病房有了生動的體現。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責任與承諾,化作泥土呵護花之綻放;信任與團結,化作陽光照亮生命家園。你我同行,戰疫必勝!
(援地壇醫院醫療隊 劉 坤)
上一篇: 我院核酸檢測團隊竭力為市民提供優質服務
下一篇: 親愛的大白: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