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一條求助微信 一份跨越千里的健康重托
7月底,我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李鈞收到了一條來自拉薩的求助微信。9歲的藏族小姑娘小艾(化名)因右腎鑄型結石,在拉薩市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由于結石結構復雜且沒有有效的穿刺空間,加之患兒合并癥較多,手術失敗了。醫生只能為她臨時放置了輸尿管支架做引流。拉薩市人民醫院是我院的對口支援醫院,他們深知這里作為國內兒童結石手術中心,對復雜兒童腎結石的處理能力,因此,拉薩市人民醫院聯系求助,他們與患兒父母都抱著很大希望,將患兒的治療重任托付給了我院泌尿外科。
因為小艾的首次經皮腎鏡手術失敗了,此時必須盡快實施第二次手術,解除結石負荷以及梗阻情況,避免進一步損傷孩子的腎功能。李鈞主任和泌尿外科石蕊護士長為患兒來京就診及住院治療做好了詳盡的安排。然而,當接診到這名藏族小姑娘后,李鈞主任發現她的病情復雜性超出預想。小艾是一名唐氏綜合癥患兒,智力發育遲滯;同時她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雖然曾實施開放手術治療,可入院超聲提示她心臟室缺修補術后仍有動脈導管未閉的情況。在完善右腎CT檢查后,由于此前手術造成粘連,最佳的穿刺區域被肝臟和肋骨覆蓋,暴露不清,也造成了穿刺的難度大,且有很高的肝損傷風險。同時,醫生發現她的結石屬于完全鑄型結石,結構復雜、有平行盞存在,單一通道可能無法清除全部結石。而小艾和母親從拉薩千里迢迢趕來,經濟條件和現實情況無法支持她們在京居住過長時間或往返數次治療,也就意味著她無法通過多次多通道手術這種較安全穩妥的手段清除結石,必須在短時間內通過單次多通道手術將結石全部清除,手術操作難度陡然增加。
小艾來自藏區,完全不會漢語,同時患唐氏綜合癥,也讓她的表達能力非常有限,這對泌尿外科護理團隊是個不小的挑戰。在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精神指引下,為了把護理之“愛”深深融入對患兒和家屬的照護工作中,石蕊護士長帶領護理團隊給予了患兒和她的母親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從吃、住、行多角度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這也讓入院后一直處于焦慮狀態的的母親感受到了一絲寬慰和希望,與醫院的配合度慢慢增加。為了減輕小艾的陌生感和恐懼感,石蕊護士長每日都會去看望她,詳細了解她的病情狀況,還會給她帶一些小禮物。其他護士姐姐們也會每天到病房,想著法兒地哄小艾開心,以至于后來,小艾只要看到護士姐姐們就會流露出會心的微笑。護理團隊優質的護理服務給患兒的術前準備和術后恢復奠定了重要基礎。
經過短暫高效的術前準備,手術安排在了小艾入院后的第3天。手術當日,麻醉科主任薛富善親自在手術間指導麻醉的順利實施,手術室全力保障,這例伴隨復雜合并癥的藏族患兒經皮腎鏡手術在主任醫師李鈞、王文營,副主任醫師寧晨三位專家的配合下有條不紊地實施。
手術主通道僅用5分鐘時間便順利完成,通道避開了肝臟,從11肋間腋后線準確進入右腎中盞,進鏡后視野清晰。與術前評估相同,患兒的結石密度極高,激光粉碎相當吃力,但因為通道位置準確,內鏡視野可以觸及結石絕大部分,在保證引流通暢的前提下,結石一點點被激光啃了下來并及時沖出通道外。經過30分鐘處理,視野內的結石完全清空。但腎鏡只能確認上盞和腹側中盞,無論如何找不到下盞盞頸,術前擔心的問題還是來了,患兒的中盞與下盞完全平行,下盞結石負荷也不小,因此必須再穿刺第二個經皮腎鏡通道。
既往對于此類復雜結石加復雜合并癥患兒,為了確保手術安全,多采用一期單通道清除大部分結石,2-4周后再行二期纖維輸尿管鏡或二期二通道處理殘留結石。但考慮到這位藏族小姑娘往返不易,在麻醉醫生評估手術安全前提下,專家團隊又在下組背側盞穿刺并建立了第二條超微通道。在第二通道輔助下,患兒腎臟內可見的結石被完全清除,手術總用時60分鐘,總灌注鹽水量6000ml。術后,小艾安全蘇醒回到病房,經過醫護配合,精心治療護理與照看,小艾沒有發生任何手術并發癥。
患兒結石的發生有其內在代謝異常的原因,成功清除結石不意味著將來不會復發。雖然目前兒童結石仍無有效方法避免復發,但堅持采取預防措施和定期復查可以有效延緩復發周期。同時,基因檢測也可以明確一部分兒童結石的真正病因,通過有效的手術、預防、隨診措施減少結石為患兒帶來的身體損害。
我院泌尿外科結石亞專業自2014年開始獨立開展兒童上尿路結石腔內手術治療以來,已成功為近850例患兒實施了1000多臺各類腔內微創手術,總有效清石率達到90%,無一例嚴重手術并發癥發生。近年來,我院泌尿外科也不斷接收來自國內專科兒童醫院轉診的復雜上尿路結石患兒及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等少數民族地區低齡、復雜、多合并癥腎結石患兒,希望通過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改善醫療服務為更多患兒的健康貢獻力量。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