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政策
關于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改革的相關政策
1. 2023年職工醫保門診報銷政策有何調整?
答:自2023年1月1日起,不再設置職工醫保門診最高支付限額,2萬元以下報銷比例不變;2萬元以上在職職工報銷60%,退休人員報銷80%(含退休人員統一補充醫療保險),上不封頂。特別說明:2024年1月1日起,居民醫保門診最高支付限額調整為5000元。
2. 什么是個人賬戶資金定向使用?之前的錢還能取嗎?
答:按照國家關于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管理的規定,個人賬戶資金應專款專用,主要用于支付參保人員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2022年9月1日前已分配的個人賬戶資金仍可自由支取。自2022年9月1日起,個人賬戶資金實行記賬管理,不可自由支取。
3. 使用個人賬戶支付時,是否需要輸入密碼?
答:參保人員持醫保電子憑證就醫時,已通過手機綁定、人臉識別等環節進行實人認證,使用個人賬戶支付時無需輸入密碼。為防止社保卡丟失后個人賬戶被盜用,參保人員如持社保卡就醫使用個人賬戶支付時,需要輸入密碼。為方便參保人員就醫結算,在門急診掛號時無需輸入個人賬戶支付密碼。
4. 個人賬戶初始支付密碼是什么?密碼可以修改嗎?支付密碼被鎖定怎么辦?
答:北京銀行會通過手機短信形式告知參保人員初始密碼,初始密碼無需激活即可使用。后期可以通過醫保公服平臺、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官網或各區經辦機構窗口進行密碼修改,還可設置限額免密支付。當日密碼累計輸入錯誤達到5次,賬戶支付功能將被鎖定24小時,但參保人員可通過醫保公服平臺、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官網或各區經辦機構窗口重置密碼,解除鎖定。
5. 家庭成員共濟使用參保人員個人賬戶,何時實行?
答:2022年12月1日起,參保人員的個人賬戶資金可由家庭成員共濟使用。
6. 可使用參保人員個人賬戶的家庭成員應具備哪些條件?
答:可使用參保人員個人賬戶的家庭成員,是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的參保人員的配偶、父母、子女。家庭成員使用參保人員個人賬戶時,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為本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二是須進行備案。在定點醫藥機構使用參保人員個人賬戶資金時,應先使用完本人個人賬戶資金,再按備案順序使用他人個人賬戶資金。
7. 參保人員在哪些途徑可以辦理共濟備案?如何修改多個共濟賬戶使用順序?
答:2022年10月15日起,可以通過北京醫保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簡稱“醫保公服平臺”)、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官網或各區經辦機構窗口辦理及修改賬戶順序,備案成功后,自2022年12月1日起,可共濟使用個人賬戶資金。
8. 使用共濟賬戶結算醫藥費輸入密碼時,應輸入誰的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支付密碼?
答:應輸入本人的個人賬戶支付密碼。
9. 醫保實時結算票據上“個人賬戶支付”項,顯示的是本人個人賬戶支付金額,還是共濟賬戶支付金額?
答:個人賬戶定向使用后,醫保實時結算票據上“個人賬戶支付”項,顯示的是本次結算所使用的個人賬戶支付總額,即本人個人賬戶與共濟賬戶支付的金額之和。
10. 使用個人賬戶(含共濟賬戶)結算醫藥費后,發生退費時,個人賬戶資金如何退還?
答:參保人員使用個人賬戶(含共濟賬戶)在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后發生退費時,醫藥費用按原渠道退還。
11 參保人員如何查詢個人賬戶資金情況?
答:2022年9月1日后參保人員可在醫保公服平臺“我要查”菜單、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官網或各區經辦機構窗口查詢。
如有更多問題,請您咨詢:
“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官網
“北京醫保公共服務平臺”官網
“醫保北京”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 醫保政策溫馨問答--住院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