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友誼科普】世界獻血者日| 帶您了解自體血的應用
6月14日是第20個“世界獻血者日”,今年世界獻血者日的活動口號是“捐獻血液,捐獻血漿,分享生命,經常分享”。
輸血是現代醫學救治病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有效手段,其在治病救人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臨床輸血分為異體輸血和自體輸血,我們通常所說的臨床輸血是指異體輸血,隨著社會和醫學領域對異體輸血存在的潛在的疾病傳播的巨大風險的認識不斷深入,以及血液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難以解決,自體輸血的作用和意義凸顯重要。自體輸血有哪幾種?自體富血小板血漿(PRP)可以治療哪些疾病?自體輸血的優點及注意事項有哪些?有請我院輸血科主治醫師鄧夢蕓為您講解。
什么是自體輸血?
自體輸血是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并予以保存,或當其處于出血狀態時,收集其所出血液并作相應處理,在其需要時將其本人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實施自我回輸的一種輸血治療方式。與異體輸血相比,自體輸血可以節約用血,而且能避免輸血傳播疾病,減少患者醫療經費開支。
自體輸血有哪幾種?
一般來說,自體輸血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術前預存式自體儲血,擇期手術前2~3周對病人采取自體血,可反復采血貯存,然后在手術時或急需時輸給病人。采取的血液可預存于血庫內,時間一般不宜超過10日。很多患者可以采取這種方式,如身體狀況好,準備手術而預期術中出血多需要輸血者;孕婦和計劃懷孕者;有過嚴重輸血反應病史者;稀有血型或曾經配血發生困難者等。
第二種醫學上稱為“術中急性等溶血液稀釋”,是在麻醉后、手術開始前實行患者自體采血,只要沒有禁忌證,血液稀釋回輸對預計術中失血達600~1000毫升的大多數手術都適用。
第三種自體輸血方式是血液回收式自體輸血,就是將患者手術中流失的血液收集、過濾、分離清洗、凈化后再回輸給患者。適合腹腔或胸腔內出血患者,或是估計出血量在1000毫升以上的大手術,如大血管手術、肝葉切除手術等。
自體富血小板血漿(PRP)是什么?
富血小板血漿(PRP) 是自體全血經密度梯度離心、分離得到的血小板濃縮物。提取的PRP以涂敷或注射的方式應用于患者,PRP可以為組織修復提供“濃縮的營養”,通過加速人體的自然愈合過程促進軟組織和骨組織生長。
PRP能治療什么疾病?
PRP在骨性關節炎、運動損傷、半月板以及軟骨損傷、關節及創傷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并取得很好的臨床療效。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被稱作為世界上最難治療的痛癥之一。有研究表明,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后局部組織的炎癥反應及免疫應答是引起神經病理性疼痛的重要原因。PRP中含有多種生長因子,具有促進神經組織修復再生,調節無菌炎癥反應,減輕疼痛的作用。研究表明使用PRP聯合藥物,或者聯合脈沖射頻,對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療效非常顯著。
PRP對于傷口創面的修復具有很好的療效,包括促進膠原沉積、加速表皮生長;應用在慢性難愈合傷口(如創傷合并感染、糖尿病潰瘍等)中可以抑制傷口炎癥反應、減少瘢痕,促進血管再生。
PRP在面部年輕化、禿發治療、瘢痕及創面修復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面部年輕化方面,PRP可以實現除皺、祛疤、優化膚質、抗衰、淡化色斑等功能。
PRP針對口腔種植領域、智齒拔除、黏膜疾病(口腔潰瘍)等均有廣泛應用。PRP在改善薄型子宮內膜、提高妊娠率方面也有良好的臨床效果。PRP用于治療角膜炎、角膜潰瘍、干眼癥等眼科疾病均有研究。同時PRP在泌尿、康復以及神經等多個領域也被越來越多的專家認可,治療技術也越來越規范化,效果日趨理想。
自體輸血有什么優點?
避免經血液傳播的疾病,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瘧疾等;
可避免同種異體輸血產生的同種免疫反應,如非溶血性發熱反應、蕁麻疹反應、過敏反應、溶血性反應等;
避免發生輸異體血的差錯事故;
為特殊群體(如稀有血型患者、交叉配血試驗不合、宗教信仰等)提供了便利;
適量多次的自身采血可刺激血液再生,使術后患者造血加快;
緩解血源緊張、節省費用等。
自體血采集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自體血采集后休息15分鐘,避免可能會出現的獻血反應,并在休息期間多補充水份。
獻血后,采血手臂放松、伸直,用另一只手中間三指緊壓針眼處10分鐘,切忌揉搓。
保持針眼處干燥、清潔,敷貼4-6小時后方可除去。
獻血兩天內避免劇烈運動、高空作業和過度疲勞。采血的手臂勿過度用力。
獻血后宜多飲水,勿暴飲暴食及酗酒,保持良好休息。
若針眼有青紫現象,是由于血液滲入皮下組織引起,一般在7-10天內慢慢消散,不會對身體造成長久的不良影響。
(輸血科 鄧夢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