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公告
《胃腸病學》前沿速遞——第4期:老年人使用質子泵抑制劑是否更容易癡呆?
引言
《胃腸病學》(Gastroenterology)是美國胃腸病學會(American Gastroenterology Association,AGA)的官方雜志,是國際消化病學領域的頂級學術期刊,提供了胃腸病學基礎和臨床研究的最新和權威報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是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消化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是AGA在中國唯一官方指定授權發布《胃腸病學》雜志翻譯的單位。
每月兩期,一起了解胃腸疾病學術前沿信息!
質子泵抑制劑的使用與老年人癡呆和認知能力下降的關系: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
背景與目的:
既往研究發現質子泵抑制劑(PPI)的使用可能增加癡呆風險,這讓患者和醫生都感到擔憂。然而,很多研究受限于對藥物使用評估的不完全以及未考慮混雜因素的影響。此外,既往研究對于“癡呆”診斷,大多使用診斷編碼,也可能存在分類錯誤。本研究探討了PPI和組胺-2受體拮抗劑(H2RA)的使用與癡呆和認知能力下降的關系。
方法:
對阿司匹林降低老年人事件(ASPirin in Reducing Events in the Elderly,ASPREE)研究進行了事后分析。ASPREE是一項在美國和澳大利亞進行的阿司匹林隨機試驗,基于社區人群納入了≥65歲的18934名所有種族/民族的成年人。PPI和H2RA的使用情況是根據基線和每年隨訪期間的藥物使用情況記錄確定的。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標準對“癡呆”進行定義。次要終點包括非癡呆認知障礙(CIND)和認知功能改變。使用Cox比例風險模型研究藥物使用與癡呆和CIND的相關性,并使用線性混合效應模型統計認知測試分數的變化。
結果:
研究顯示,基線是否使用PPI與發生癡呆(多變量風險比,0.88;95%置信區間,0.72–1.08)、CIND(多變量危險比,1.00;95%置信區間,0.92–1.09),或隨時間推移的總體認知測試分數變化(多變量B,-0.002;標準誤差,0.01;P=0.85)無關。同樣,也沒有觀察到在H2RA的使用和所有認知終點之間存在相關性。
結論:
在≥65歲的成年人中,PPI和H2RA的使用與發生癡呆、CIND或認知功能下降無關。這些數據為老年人長期使用PPI的安全性提供了依據。
表1. 基線使用PPI和H2RA與發生癡呆及其亞型的關系
表2. 基線使用PPI和H2RA使用與發生非癡呆認知障礙的關系
表3. 基線使用PPI和H2RA與認知評分之間的關系以及研究期間的變化
亮點與啟示
質子泵抑制劑(PPI)是全世界使用最多的藥物之一,它們用于治療與酸相關的上消化道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性潰瘍。它們在抑制胃酸分泌方面非常有效,而且通常耐受性良好也很好。隨著應用增多,大眾媒體和科學文獻越來越關注PPI的潛在不良反應,包括發生癡呆的風險增加。
來自麻省總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團隊進行了ASPREE研究。這個多國老年隊列納入了18934名受試者,隨訪時間長達7年。研究者每年都會與患者進行面對面隨訪,以評估身體健康和進行詳細的認知測試。這是第一個嚴格確定癡呆狀態,并將面對面認知測評與前瞻性收集的用藥數據相結合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PPI和H2RA的使用與新發癡呆、非癡呆認知障礙和認知功能改變的風險無關。該研究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由多種藥物或潛在合并癥引起混雜因素的影響,為老年人長期使用PPI的安全性提供了可靠依據。
延伸閱讀
譯者簡介
譯者:程芮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講師、醫學博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超聲內鏡學組青年委員。參與并主持多項國家級及局級科研課題,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及核心期刊論文10余篇,曾參與執筆消化道早癌及消化道出血相關行業診治指南3部,以骨干人員參與編寫消化系統疾病相關書籍3部,多次在APDW、EUS Summit等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做匯報交流并獲青年研究者獎,任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Internal Medicine青年編委,曾獲得局級“兩優一先”稱號、獲批北京友誼醫院首批“種子計劃”人才項目、2020年崗位服務之星、2022年度先進個人等,主要研究方向:消化道早癌內鏡診治,抗栓藥物相關消化道出血等。
審核:施海韻
醫學博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青年博導。北京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腸道疾病專業副召集人,北京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青年論壇副召集人。入選北京市優秀青年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等多項人才計劃。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都臨床特色應用研究等多項科研課題。在國際、國內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多次在DDW、APDW等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做匯報交流并獲青年研究者獎。主要研究方向:炎癥性腸病、結直腸腫瘤與腸道微生態。
總審核:張澍田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院長,消化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臨床醫學協同研究創新聯盟秘書長,中國醫院協會第三、四屆副會長,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第七屆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第九屆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第六屆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第十屆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分會第四、五屆會長,亞太消化內鏡學會第六、七屆委員,世界華人消化醫師協會第一屆會長,中華消化內鏡雜志主編,中華消化雜志副主編,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副主編。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中心簡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中心以食管、胃腸及肝膽胰腺疾病的內鏡介入(微微創)診斷與治療為特色,國內領先、國際知名。是消化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重點臨床專科、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是首都醫科大學消化健康學院掛靠單位。由消化一、二、三科、消化內鏡中心(全球20家最卓越之一)和消化實驗室組成,共有醫生88人、科研人員12人、科研輔助人員15人、護士94人。西城院區位于首都核心區(前門南、天壇西),通州院區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順義院區位于首都機場附近的后沙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