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散瞳驗光——開啟眼界的鑰匙,看清你的視界
很多家長在帶著孩子配眼鏡的時候,醫生都要求孩子先進行散瞳再驗光。但是很多家長不清楚為什么需要散瞳驗光?散瞳驗光和不散瞳驗光有什么區別?是否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呢?有請我院眼科醫生進行講解。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是散瞳。散瞳顧名思義就是散大瞳孔。在驗光過程中,為了消除眼睛調節對結果的影響,需要使用藥物使眼睛暫時失去調節功能,從而得到更客觀、準確的驗光結果。
哪些人群建議進行散瞳驗光呢?一般來說,18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驗光時建議散瞳驗光。此外,由于現在大家看手機、平板等近距離用眼較多,眼睛一直處于調節緊張或調節痙攣的狀態,40歲以下成年人如果需要驗光配眼鏡,也建議根據醫囑進行散瞳。散瞳驗光又可以分為“快散”和“慢散”。“快散”是指在當天滴眼藥,即可完成的散瞳驗光;而“慢散”是指需要連續使用藥物三天后才能進行的散瞳驗光。“快散”和“慢散”使用的散瞳藥也不一樣,醫生會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散瞳方法。
散瞳和不散瞳驗光又有什么區別呢?主要體現在度數上的差別。眼睛主要靠睫狀肌的收縮來進行調節,年齡越小,調節能力越強。不進行散瞳驗光時,結果會包括眼睛的真實屈光度數和由于調節緊張產生的假性度數。而散瞳驗光則會去除假性度數,只留下真實度數。如果總是按照不散瞳驗光的結果去配眼鏡,就像一直穿著一雙尺碼不合適的鞋,只會越走越累。
散瞳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嗎?散瞳本身不會對眼睛造成傷害,但使用散瞳藥物后可能會出現視物不清、畏光等現象,這是瞳孔變大后視物的正常現象,家長們不必過分擔心。少數人可能會出現口渴、顏面潮紅、心率加快、發熱等反應,但這些反應都是暫時的,隨著藥物代謝清除,上述不適會完全消失。“快散”約6-8小時后就會恢復正常,“慢散”的恢復時間大約需要3周左右。在散瞳恢復前,盡量避免近距離用眼,并注意避免強光刺激,戶外活動時可以佩戴墨鏡或帽子。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散瞳是一項專業的醫療行為,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通過本文的科普,希望大家能夠更好地了解散瞳驗光,從而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視力健康。(眼科 代艾艾)
上一篇: 【友誼科普】世界心臟日|冠心病防治知多少
下一篇: 【友誼科普】口腔潰瘍可以“以毒攻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