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世界卒中日“卒中重在預防”
中國卒中學會發布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表明,我國現有卒中患者1494萬人,每年新發卒中330萬人,每年因卒中死亡154萬人,卒中存活者中約有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其中約75%喪失勞動能力,40%是嚴重殘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給個人健康、家庭幸福、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負擔。所以說,卒中是威脅健康生活的“頭號殺手”。什么人容易出現卒中?卒中癥狀有哪些?如何預防卒中?在2023年世界卒中日即將到來之際,我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趙瑩瑩和大家一起聊聊腦卒中那些事兒。
一、什么是卒中?
卒中又叫中風,醫學上稱為急性腦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腦血管病和出血性腦血管病。具體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缺血性腦血管病
1、腦梗死:
是腦血管病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約占全部急性腦血管病的70%。
(1)腦血栓形成:是由于腦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內腔逐漸狹窄乃至完全閉塞所引起的疾病。由于腦血管內有血栓形成,使局部腦組織供血不足,進一步軟化、壞死。
(2)腦栓塞:是指身體其他部位的“栓子”進入血管后,流入腦動脈血管,堵塞了管腔,從而發生腦栓塞,使腦組織局部發生缺血、軟化,引起與腦血栓形成的相同后果?!八ㄗ印卑ㄓ醒龎K、脂肪、空氣、心臟瓣膜上的贅生物等。
2、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短暫并經常反復發作的腦局部供血障礙,不超過24小時。這種疾病的特點是當栓子堵塞血管的時候患者會出現臨床癥狀,當血管擴張或者栓子溶解之后患者的癥狀又會好轉。這種情況通常是卒中的先兆,是非常危險也是我們臨床當中患者最容易忽視的。
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患者中,1/3發展為卒中,1/3反復發作,1/3不再發作。7天內卒中風險為4%-10%,3個月內卒中風險為10%-20%,其中25%-50%發生于2天內。
(二)出血性腦血管病
1、腦出血:
原發性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也稱自發性腦出血,占急性腦血管病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是急性腦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
2、蛛網膜下腔出血:
特點是動脈瘤的破裂,出血部位主要是覆蓋在腦表面或者是腦室之內。
二、如何判斷出現卒中?
時間就是生命,及時發現卒中的早期癥狀極其重要,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也就越好。卒中的幾種常見征兆如下:
1、突然一眼或雙眼短暫發黑或視物模糊。
2、突然一側手足麻木或無力。
3、突然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4、突然視物雙影或伴有頭暈?! ?/p>
5、突然說話不清,或感覺舌頭不夠靈活,吞咽困難,飲水嗆咳。
6、突然眩暈,或伴有惡心嘔吐,甚至伴有心慌出汗等。
7、沒有任何原因預感突然跌倒,或伴有神智不清、抽搐。
8、既往少見的嚴重頭痛、嘔吐。
如果患者出現以上癥狀,要立即撥打120,送往醫院治療。
三、如何預防卒中?
卒中雖然來勢洶洶、危害極大,但仍然是一種可防、可控的疾病。世界卒中組織最新指出,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發生的。在過去的10年中,我國卒中的防治水平有所提高,醫療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卒中患病死亡率較十年前下降了10倍;復發率為7.7%,與歐洲國家水平持平,整體預后優于全球平均水平。在我國當前的卒中防控工作中,要更加注重“防治并舉”“防重于治”。
1、卒中的危險因素
(1)不可干預的危險因素:
①年齡:發病率、死亡率呈指數增加。
②性別:男性發病率及死亡率高于女性。
③遺傳因素
④種族:研究發現我國人群卒中發病率高于心臟病,與歐美人群相反。
⑤其他:氣溫低的季節和地區卒中發病率高。
(2)可干預的危險因素:
①不良生活方式:吸煙、飲酒、飲食、肥胖、缺乏運動。
②高血壓
③糖尿病
④心臟病
⑤高脂血癥
2、卒中的預防
(1)定期進行卒中危險因素的自我篩查
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吸煙、飲酒、超重與肥胖、不健康生活習慣和其他可能導致卒中的疾病等。
(2)控制好血壓
35歲以上應每年至少測量血壓1次,高血壓患者應每月至少測量1次,高血壓患者還需要進行藥物治療。限制食鹽的攝入<5克/天/人。 一般血壓應該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老年人收縮壓降至150mmHg以下。
(3)控制好血糖
無糖尿病危險因素的人群建議在年齡≥40歲時開始篩查,有卒中危險因素的人群應定期檢測血糖。
對于一般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應控制在7.0mmol/L(126mg/dl)以下,餐后血糖應控制在10.0mmol/L(180mg/d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7%以下。同時應注意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4)控制好血脂
血脂升高一般沒有癥狀和異常體征,必須通過血脂檢查才能及時發現,20歲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空腹血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后女性應每年進行血脂檢查,對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應該每3-6個月就要測定1 次血脂。
(5)戒煙
吸煙有百害而無一利,所有人都應該主動拒絕吸煙,并避免二手煙危害。
(6)控制體重
超重和肥胖者可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飲食習慣、增加體力活動等措施減輕體重,有利于控制血壓、減少卒中風險。
(7)健康飲食
每天飲食種類應多樣化,使能量和營養的攝入趨于合理,每日食鹽不超過5克,少油飲食,控制膽固醇、碳水化合物攝入,避免飲酒。
(8)科學運動
健康成年人每周參加3-4次有氧運動,每次持續約40分鐘以上,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中老年人可根據自身情況參加有益省心的健身運動。
(9)積極治療有關疾病
積極治療有關疾病,如心梗、房顫、外周動脈疾病等。以上疾病人群的卒中發病風險明顯高于常人,應定期體檢復查,接受??漆t生治療,遵醫囑藥物治療。
總之,卒中防治的要點可總結為以下4條:
① 健康生活方式,嚴格控制血壓、血脂、血糖;
② 定期健康體檢:頸部血管超聲、腦血流圖,了解腦血管情況;
③ 發現癥狀立即就診;
④ 正規藥物治療,不聽信廣告、偏方。
四、常見問題及解答
問題1:高脂血癥應關注哪項指標?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致病性危險因素。根據個體的ASCVD風險確定相應的LDL-C目標值。降脂治療中首先推薦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適度增加身體活動、控制體重、戒煙和限制飲酒等。當生活方式干預不能達到降脂目標時,應考慮加用降脂藥物。降LDL-C治療以中等劑量他汀類藥物為初始治療。
問題2:體檢發現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如何治療?
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卒中明確的危險因素。建議普通人群(非妊娠、非哺乳期)通過食用蔬菜、水果、豆類、肉類、魚類和加工過的強化谷類,合理增加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的攝入,可能有助于降低卒中的發病風險。
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且既往有心血管病或糖尿病史的患者,采用葉酸聯合維生素B6、維生素B12治療,可能有助于降低卒中風險。
3、高血壓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患者,在治療高血壓的同時酌情加用葉酸可能會減少首次卒中風險。
問題3:發現無癥狀頸動脈狹窄怎么辦?
1、無癥狀頸動脈狹窄患者可服用他汀類藥物和(或)阿司匹林,并篩查其他可治療的卒中危險因素,進行合理的治療并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健康飲食、適當的身體活動。
2、對無癥狀頸動脈狹窄患者(狹窄程度≥70%),在預期壽命大于5年的情況下,可考慮行支架植入術或內膜剝脫手術。
3、對無癥狀頸動脈狹窄程度>50%的患者,建議在有條件的醫院定期進行超聲篩查和隨訪,評估狹窄的進展和卒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