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紀念時代楷模、大愛醫者李桓英——《蒼生大醫》首發儀式在我院舉辦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第19屆國際麻風大會賀信精神和關于建設健康中國、向英雄模范學習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時代楷模”李桓英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1月28日,正值第71屆“世界防治麻風病日”暨第37屆“中國麻風節”之際,由北京出版集團、北京友誼醫院主辦,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十月》雜志社承辦的“紀念時代楷模、大愛醫者李桓英——《蒼生大醫》首發暨贈書儀式”在我院成功舉辦。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際、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鐘東波出席活動并講話,北京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愛軍,我院黨委書記、理事長辛有清出席活動并致辭。
張際指出,北京市高度重視先進典型的培育宣傳,創作反映李桓英同志生平的文學作品是加強李桓英事跡宣傳、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的重要舉措。《蒼生大醫》是紀實文學創作緊跟時代又反哺時代的成功范例,是用文藝作品講好典型故事的鮮活實踐。北京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精心組織、策劃出版《蒼生大醫》,展示了我市出版龍頭企業的政治站位和責任擔當;要自覺擔負起弘揚時代精神的使命,持續加大對《蒼生大醫》的宣傳推廣;繼續發掘更多有代表性的優秀題材,為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善之區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鐘東波講到,《蒼生大醫》的出版面世是學習、宣傳李桓英同志先進事跡的一項有力舉措,對于弘揚醫德醫風、激勵更多年輕人為醫學事業不懈奮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麻風防治專家,李桓英同志推出的短程聯合化療方法大大縮短了療程,年復發率極低,完全改變了以前的防控模式,實現了麻風的基本消滅目標;作為一名醫者,李桓英同志不僅是醫病,更醫的是人、醫的是社會的風俗,她選擇做一名“萬人之醫”;作為一個人,李桓英同志認為工作不僅是為了自己、為了謀生,更是為了社會和國家,她把社會對自己的認可當成最大的幸福,要把自己獻給祖國;作為一名黨員,李桓英用一輩子百年歷程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95歲鄭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實現了與黨的“雙向奔赴”。鐘東波強調,衛生系統特別是各醫院要以此次《蒼生大醫》首發式為契機,采用讀書會等多種方式,鼓勵大家學習李桓英同志勤勉護佑群眾健康的感人事跡,弘揚“大醫精誠”的傳統醫德醫風,營造學習楷模、爭當榜樣的濃厚氛圍,為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愛軍談到,為書寫好李桓英教授的百年傳奇,塑造好李桓英教授赤誠、熱烈的英雄形象,北京出版集團高度重視、扎實推進李桓英教授主題紀實文學作品的出版工作。在中宣部和市委、市委宣傳部的指導和關懷下,在市衛生健康委、北京友誼醫院的支持和配合下,在作者專業敬業、精益求精的辛苦付出下,歷時兩載,《蒼生大醫》得以高質量出版,這是對李桓英教授最好的紀念。下一步將以《蒼生大醫》高質量傳播推廣為契機,全力推動李桓英傳奇賡續傳承;繼續挖掘、書寫、出版更多的醫者傳奇,大力弘揚功勛模范精神,以文學建功新時代。
辛有清表示,《蒼生大醫》以深度的思考、獨特的視角、生動的語言,再次把李桓英教授帶到社會大眾的視野里,推動公眾尤其醫務界和科學界再次深入了解李桓英教授不平凡的人生。我院將在市委和市衛健委的領導下,繼續學習和宣傳李桓英教授的事跡,把她的精神轉化為新一代醫務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前行的不竭動力,為健康中國建設、增進人民福祉做出醫務工作者的應有貢獻。
活動現場,《蒼生大醫》作者李琭璐深情分享了《蒼生大醫》的創作歷程。她感慨道,“直至今日,李教授的精神依然在發光發熱,她的故事會繼續溫暖、撫慰、鼓舞我們。在寒冷的冬天,想起她,我們依然能夠感到春天般的暖意”。
李桓英教授生前同事動情分享了與李桓英教授共事的點點滴滴,以及閱讀《蒼生大醫》的深刻體會。大家一致認為,李桓英教授八十余年始終如一的赤子之心、赤誠的愛國情懷、以及在工作中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責任與擔當,感染著身邊的同事朋友,激勵著一代代醫療工作者為中國醫療衛生事業貢獻力量。
贈書儀式上,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葉小敏,市委宣傳部宣教處處長徐林,北京出版集團副總經理、總編輯趙彤向北京友誼醫院、市衛生系統政研會、中國麻風防治協會、市李桓英基金會等單位代表贈送《蒼生大醫》。
市委宣傳部、市衛生系統政研會、中國麻風防治協會、北京出版集團相關職能部門和子(分)公司有關負責同志,我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工會主席鄧明卓及有關負責同志,北京市李桓英醫學基金會理事長賈繼東參加本次活動。活動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主持。
(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