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醫患
【友誼故事】高齡老人“云端就診” 我院線上服務便捷溫暖
2020年,我院開通了互聯網診療,所有復診患者均可通過手機“云端就診”,足不出戶享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同年,醫院依托微信小程序開通了便民服務線上平臺,并開通了“8585便民服務熱線”,24小時接受線上咨詢,極大地方便了患者。“996”的白領和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成為線上服務最大的受益者。
家住北京市豐臺區的馬老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患者。今年91歲的馬老先生多年來一直在我院就診。在一次就診過程中,醫生告訴馬老先生,像他這種情況,不用每次都來醫院,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診療就診。將信將疑的他在門診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通過手機預約了下一次互聯網診療的號源。
“快到看病的日子了,醫院給我發了好幾次信息,提醒我按時就診。”復診當天,馬老先生按照當時門診部工作人員的講解,很快進入了小程序上的互聯網診室,并順利完成了就診。“那是去年的3月21號,第一次在手機上看病,我掛的是骨科,非常順利!”老人對此印象深刻。
此后的一年多時間里,馬老先生通過我院西城院區的互聯網診療平臺,成功完成了13次線上掛號、問診,便捷高效的就診體驗讓他深深感受到了互聯網醫療帶來的便利。
像馬老先生一樣,每一位通過互聯網診療復診的患者都無需舟車勞頓,只需輕點手機屏幕,即可享受與專科醫生面對面的交流機會。這種跨越空間的醫療服務模式,不僅極大地減輕了老年患者的身體負擔,更讓優質醫療資源觸手可及。
值得一提的是,我院通州院區和順義院區均開展了互聯網診療,并且北京市醫保患者在這兩個院區進行互聯網診療時,可以實現醫保移動支付。患者在線上支付后,按照程序錄入地址,醫院即可將藥品寄送到指定地點,大大方便了患者就診。
考慮到患者后續可能需要門診病歷及藥品底方進行二次報銷,北京友誼醫院互聯網診療平臺特別設置了人性化的服務流程。馬老先生只需通過電話或微信聯系互聯網診療電話客服,明確提出需求,客服人員便會迅速響應,將打印好的門診病歷連同藥品一同郵寄到家。
不僅如此,馬老先生在門診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學會了使用“8585便民服務平臺”。“我最近感到眩暈應該看哪科?”“這個藥醫院有嗎?”老人的問題原來都需要專程跑一趟醫院才能了解,現在只需要1分鐘即可得到“云端解答”。細致入微的服務,讓馬老先生深感滿意,多次對醫院及客服團隊表達感謝。“你們工作都很忙,如此熱心為年邁老人服務,向你們致以誠摯的感謝!”
自2020年開通互聯網診療服務以來,我院已面向24個省份,258個城市的9.2萬人次提供了“云端就診”服務。其中70歲以上患者占比9%。“8585便民服務熱線”和線上平臺日均接待咨詢700余人次。
未來,我院將繼續深化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不斷優化線上服務流程,探索更多元化的服務模式,致力于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讓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來自醫院的關懷與溫暖。
(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