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揭秘麻醉與大腦:麻醉傷腦嗎?
麻醉,這個神奇的醫學領域,為手術創造了無痛的奇跡,讓我們在“刀光劍影”中安然入夢。然而,在生活中大家總會擔心:麻醉會不會對大腦造成傷害?會不會影響智商?讓我們一起開始這場科學的探險,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知己知彼,走進麻醉
麻醉,是一種通過使用藥物,讓患者失去意識、感覺和運動的神奇狀態,從而達到無痛手術、診斷或治療的目的。麻醉大體上分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是通過注射或者吸入全麻藥物,讓患者出現短暫、可逆的意識障礙,待麻醉藥物作用消失可以恢復正常。局部麻醉是將麻醉藥物用在局部神經周圍,讓患者某一區域出現麻醉,這種麻醉方式對患者影響更小,但有局限性。
好的探險之前,我們需要制定詳細的計劃。術前評估,就是我們的地圖,通過詳細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制定個性化的麻醉方案,使我們能夠更加從容地面對這場探險,降低麻醉對大腦的潛在影響。同時,患者的密切配合也是至關重要的,患者在術前要禁食6-8個小時、禁水2小時,保證充足的睡眠、調整心態、去掉飾品假牙、不要涂口紅指甲、鍛練床上大小便、深呼吸等,這些細節都與術中監測和術后恢復密切相關。
在麻醉的探險旅途中,我們可能會經歷短期的認知下降、思維遲緩、反應遲鈍,這讓我們有些像在夢里迷路了一樣,但不用緊張,這只是暫時的,很快我們就能重新找回自己。當探險到達盡頭,我們可能會感到一陣迷糊和混亂。這種蘇醒期的迷糊感是麻醉藥物的最后一抹神奇,但是別擔心,我們很快就能恢復清醒。
知根知底,揭秘麻醉
讓我們乘坐探險的小船駛入大海深處,探究麻醉對大腦長期認知影響的真相。現代醫學的麻醉學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展,已經證明,所使用的麻醉藥物和麻醉方法對于人體大腦基本不會產生不可逆的影響,更不會使人變傻。有的患者認為全麻以后記憶力變差、精神不好,感覺有種一病傻三年的感覺,這些感覺其實與麻醉并沒有直接的關系,主要與手術應激、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睡眠紊亂以及基礎身體狀況等因素有關。但是,探險中有一些特殊景點需要我們格外注意。兒童和老年患者的大腦可能會更敏感一些,若三歲以下的兒童進行長時間的手術麻醉,或者短時間內反復多次的使用全身麻醉藥,可能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老年或伴有嚴重腦部疾病的患者,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全麻后可能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情況。但目前還沒有確定性的結論,大家也不必過度擔心,麻醉醫生都經過專業化培訓,他們就像我們的守護神,時時刻刻保持警覺,守在我們身邊,監測我們的基本生命體征,會根據個體情況進行個體化、精確化用藥,保證手術操作的要求以及重要臟器功能,確保我們在探險中的每一步都是安全的。
大腦保衛戰,麻醉是隊友
探險途中,我們發現大腦其實是非常堅固的堡壘。有研究證實,麻醉藥物雖然短暫影響了大腦的工作,但大腦有著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絕大多數時候我們的大腦都會在探險后迅速恢復。而且,我們發現麻醉并不是大腦的敵人,而是我們的隊友。大腦,是我們身體的總指揮,在這場探險中,麻醉為我們提供了安全的壁壘,讓我們的指揮部避免受到手術應激、疼痛的沖擊。
在這場趣味橫生的科學探險中,我們發現了麻醉與大腦之間的密切關系。麻醉并非傳說中的魔咒,而是一種科學的藝術,讓我們在手術中安全、輕松的度過。通過了解麻醉的基本原理、短期與長期影響,以及如何在探險前后做好準備,我們可以更加從容地踏上這場神秘而又充滿趣味的麻醉之旅。讓我們向麻醉醫生致敬,他們是我們大腦的最強隊友!讓我們與科學共舞,讓麻醉探險之旅更精彩!
(麻醉手術中心 柳立偉 )
上一篇: 【友誼科普】泌尿系感染:小煩惱大問題
下一篇: 【友誼科普】“糖媽”快快“孕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