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世界母乳喂養周|新手媽媽如何進行哺乳?
2024年8月1—7日是第33個世界母乳喂養周,今年的活動主題為“支持母乳喂養,共建生育友好”。旨在引導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母乳喂養,提升母乳喂養水平,維護母嬰權益,共建生育友好型社會。母乳是母親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母乳喂養不但維護了嬰兒的食物與營養的均衡,還能增強嬰兒免疫力、促進嬰兒大腦和智力發育。更重要的是,母乳喂養過程中,母嬰的交流對兒童心理發育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母乳喂養的正確姿勢有哪些?寶寶的正確含接姿勢是什么?寶媽在上班后該如何堅持母乳喂養?請聽我院婦產生殖中心主任醫師龍燕、主管護師關惠敏科普講解。
母乳喂養的重要性
作為一種自然的、有益的傳統喂養方式,母乳喂養的益處廣泛而深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母親的好處
有助于產后恢復:母乳喂養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幫助子宮恢復到產前大小,減少產后出血的風險。
降低疾病風險:長期母乳喂養可以降低母親患乳腺癌、卵巢癌、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
有助于體重管理:母乳喂養可以幫助母親消耗孕期積累的脂肪,有助于體重恢復。
增進親子關系:母乳喂養過程中,母親與嬰兒的親密接觸可以增進彼此的情感聯系。
提供心理滿足感:成功的母乳喂養會給母親帶來成就感和滿足感。
對嬰兒的好處
提供最佳營養:研究證明母乳中已知的營養成分有近3000種,母乳含有最天然的營養成分,且母乳的成分隨嬰兒月齡增加而變化,以適應嬰兒的需求,是其他代乳品所無法取代的。
增強免疫力:母乳中含有豐富的抗體和免疫因子,可以幫助嬰兒抵御疾病。
減少疾病風險:母乳喂養的嬰兒患感染性疾病、過敏性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較低。
促進大腦發育:母乳中的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嬰兒大腦和視網膜的發育至關重要。
有利于口腔發育:母乳喂養可以促進嬰兒的口腔肌肉和頜面部的正常發育。
對家庭的好處
經濟實惠:母乳喂養可以節省購買配方奶粉的費用,降低家庭經濟負擔。
方便快捷:母乳隨時隨地都可以提供,不需要準備奶瓶、奶粉等喂養工具。
增進家庭和諧:母乳喂養有助于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家庭和諧。
提高生活質量:母乳喂養的嬰兒通常更健康,減少了家庭成員因照顧生病嬰兒而產生的壓力,提高了家庭生活質量。
母乳喂養的“三早”
“三早”確保母乳喂養成功的重要步驟,“三早”就是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
早接觸:指的是寶寶出生后立即與母親進行肌膚接觸。這種接觸持續至少90分鐘,讓寶寶感受到母親的溫暖、愛和安全感,還有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讓家庭有益菌群盡快在寶寶腸道定值,減少腸道系統疾病的發生,增強寶寶的免疫力。
早吸吮:指的是寶寶出生后1小時內盡快開始吸吮母親的乳頭。這時寶寶的吸吮反射最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泌乳反射和排乳反射。
早開奶:指的是盡早讓寶寶吸吮母親的乳房,刺激乳汁分泌,使寶寶能盡早吃到母乳。早開奶有助于避免新生兒低血糖,促進母乳喂養的成功。
所以三早是順利開啟母乳喂養之旅的關鍵,對母親和寶寶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母乳喂養的正確姿勢有哪些?
喂養姿勢常見有5種,搖籃式(環抱式)、交叉式、橄欖球式、側臥式、半躺式,每種姿勢的要點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一貼、一對、一直線)。孩子的頭與身體成一條直線,孩子的身體貼緊母親,孩子的臉對著乳房,鼻子對著乳頭,下頜緊貼乳房,母親托住嬰兒的頭和肩臀部。
寶寶的正確含接姿勢是什么?
嘴唇張開:用乳頭或乳暈輕觸寶寶的嘴唇,刺激寶寶張大嘴巴。
上、下唇外翻:當寶寶張大嘴巴時,下唇應該外翻,這樣可以確保寶寶的下顎能夠很好地接觸到乳房。
舌頭環繞:寶寶的舌頭應該呈勺狀環繞乳暈,這樣可以有效地吸吮乳汁。
面頰鼓起:寶寶的面頰在吸吮時應該鼓起呈圓形,這表明寶寶正在以正確的方式吸吮。
乳暈的可見部分:從上方看,應該能看到更多的乳暈在嬰兒的口腔上方。
正確的身體對位:寶寶的腹部應正對母親的腹部,鼻子和面頰應接觸乳房。
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含接姿勢要點:
嬰兒口腔上方可見更多的乳暈:這確保了寶寶不僅僅是含住乳頭,而是含住了乳暈的一部分。
慢而深的吸吮:寶寶的吸吮應該是慢而深的,這樣可以有效吸取乳汁。
能看或聽到吞咽:在吸吮過程中,應該能夠看到或聽到寶寶吞咽乳汁。
正確的含接姿勢對于確保有效的哺乳、減少媽媽的疼痛和損傷,以及保證寶寶獲得足夠的營養至關重要。
按需哺乳
按需哺乳是指根據嬰兒的饑餓跡象和母親的乳房充盈情況來決定哺乳的時間和頻率,而不是按照固定的時間表。嬰兒的饑餓跡象包括張嘴尋找乳頭、吸吮手指、發出餓了的哭聲、活動增多等。母親應學會識別這些跡象,以便及時哺乳。
嬰兒覓食三期:
早期信號:轉來轉去、嘴巴張開、轉頭尋找、覓食反射。
中期信號:伸手伸腿、各種動來動去、啃手。
晚期信號:哭鬧、焦慮不安的身體動作、面色變紅。
按需哺乳不設定具體的哺乳次數,根據嬰兒的需求來決定。母親可根據乳房的充盈程度來決定是否需要哺乳,當乳房感到脹滿時,可能是哺乳的信號。
新生兒可能需要每1-3小時哺乳一次,甚至更頻繁。每次哺乳的時長也不固定,通常讓嬰兒自己決定何時停止吸吮。一般來說,每次哺乳應在15-30分鐘之間,確保嬰兒能夠吃到前后奶。夜間哺乳也是按需哺乳的一部分。嬰兒在夜間可能需要哺乳2-3次。
每個嬰兒的喂養需求都是獨特的,按需哺乳允許母親根據自己寶寶的具體需求來調整喂養策略。母親應密切觀察嬰兒的體重增長、尿量和糞便情況,以評估喂養是否充足,并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按需哺乳有助于建立和維持母親乳汁的供需平衡,隨著時間的推移,母親的乳汁分泌會根據嬰兒的實際需求來調整。
特別注意,按需哺乳時,母親應注意不要過度強迫嬰兒喂養,也不要長時間延遲哺乳,以免影響嬰兒的營養攝入或乳房健康。
寶媽上班后如何母乳喂養?
很多媽媽在上班后還想繼續進行母乳喂養,那寶媽在上班后該如何保持泌乳?
首先,要準備好必要的哺乳用品,如儲奶瓶、冰包等。上班期間,準備一個私密、干凈、舒適的環境進行擠奶。建議寶媽每隔2-3小時擠奶一次或保持和寶寶在家吃奶的習慣,最多不超過3小時。如果長期使用吸奶器乳汁會越來越少,所以吸奶器和手擠奶交替進行,也可以在吸奶或擠奶時看寶寶的照片、視頻,帶件寶寶的衣服等,刺激更多乳汁產生。
將乳汁裝入預先消毒的密封儲奶袋或儲奶瓶中,確保容器不會泄漏。如果可能,將乳汁分裝到幾個小容器中,這樣在需要冷藏時可以更均勻地冷卻,并且在必要時只需解凍所需的部分,量少也可以更好的解凍。冷凍乳汁不能超過容器體積的3/4。
在運輸母乳的過程中,使用預先冷卻的冰包或便攜式冷藏箱來保持乳汁冷藏狀態。確保冰包足夠冷,能夠保持乳汁在4°C以下。確保所有容器和運輸工具都是干凈的,并在運輸過程中避免打開容器。盡量縮短運輸時間,下班后盡快將乳汁帶回家。
母乳的保存時間如下:
冰箱冷藏室(2-4℃)24小時
冰箱冷凍室(-18℃)3個月
深凍冰柜(-20℃)12個月
在儲奶袋或瓶子上明確標注采集的日期和時間,按日期先后使用。如果乳汁在24小時內使用,可以儲存在冰箱的冷藏室內。確保冰箱溫度在4°C以下。對于需要長期儲存的乳汁,應放入冷凍室。在冷凍乳汁時,盡量平鋪放置,避免堆疊,以便更快冷凍。將較早采集的乳汁放在冷凍室的前面,以便優先使用。乳汁解凍后就不要冷凍,因為這可能會影響乳汁的質量。如果可能,每次使用時都取出一小份。在使用前檢查乳汁的顏色和氣味,如果發現異常,應丟棄不用。
避免使用微波爐或直接放火上解凍,會破壞乳汁中的營養成分。建議使用如下解凍法:
流動水解凍法
將冷凍的奶袋或奶瓶放入密封袋中,確保不進水,然后將其放在流動的冷水下。
溫水解凍法
將冷凍的奶袋或奶瓶放入裝有一定溫度溫水的容器中。水溫不應超過40°C,以避免營養成分損失。
(婦產生殖中心 龍燕、關惠敏)
上一篇: 【友誼科普】更年期不舒服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