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更年期不舒服該怎么辦?
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一個生理階段,標志著身體從生育高峰逐漸邁向新的平衡。在這一階段,人們會經歷一系列生理與心理的變化,會出現諸多不適癥狀,如乏力、睡眠差、心慌、易怒等,通過科學的理解和合理的調整,人們可以更好地適應這一變化,擁抱更加健康、充實的人生新階段。更年期身體不舒服了該怎么辦?需不需要用藥?有何緩解方法?請聽我院婦產生殖中心專家進行科普。
高中畢業30周年的聚會上,幾個閨蜜聊起近期出現的癥狀:怕熱、多汗、睡眠差、動不動就發脾氣……她們便相約去醫院看看用不用吃點藥,旁邊的人提醒:“這是更年期了,可不能隨便吃藥,都是激素,會得癌癥的,挺挺就過去了!”聽了這話閨蜜們犯愁了:“身體越來越難受,挺到什么時候是個頭呀?”
更年期到底需不需要用藥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區分兩個概念:更年期和更年期綜合征。更年期是一段時期,和月經初潮、青春期、懷孕一樣,是女性經歷的正常生理過程,是從中年步入老年的過渡時期。其標志性事件是絕經,所以又稱圍絕經期,不管你接不接受、喜不喜歡,它都會如約到來,或早或晚、或急或緩。中國女性的平均絕經年齡是48-52歲,由于卵巢功能衰減、雌激素波動性下降和缺乏,約90%的女性會出現一些相關癥狀。如果在恰當的時間(45-55歲)它緩緩到來,僅出現輕微的疲勞、怕熱、多汗、睡眠時間縮短、情緒波動……這些不適,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大可不必擔心,欣然迎接和接受就好,不用糾結是否必須吃藥。當然前提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規律作息、合理飲食、適當運動、補鈣等。另一方面,從心態上正確認識并充分利用這一時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有專家說過:“更年期是女性第二個青春!”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大多數女性已經沒有照顧孩子的重任、父母也大多尚可自理,可以充分利用好這段時間讀讀書、繪繪畫、去郊區轉轉,放松心情,還可以規劃規劃退休后的生活,實現年輕時無法實現的愿望,這樣一來原有的焦躁和疲憊可能會隨風而去,重新煥發活力。
而更年期綜合征就不一樣了,它是絕經前后出現的一系列相關癥狀,這些癥狀對生活和工作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約80%的女性經歷過至少一種比較明顯的絕經相關癥狀,包括:乏力、虛弱、易激惹、心慌、睡眠障礙、肌肉骨骼關節疼痛、潮熱、多汗、陰道干澀、反復泌尿系感染等。這些癥狀給女性帶來身心雙重困擾,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認識的偏差以及長期的傳統觀念將更年期污名化,認為是“作”,導致了女性主動求醫的比例較低。我們要更新對更年期綜合征的認知觀念,承認它的客觀存在,使絕經健康管理從絕經過渡期就開始進行全面的生活方式的調整,并在適宜人群中開展包括絕經激素治療在內的各項醫療措施干預。
如何干預呢?首先要開展全面的健康管理,包括每年健康體檢,推薦合理飲食,增加社交,腦力活動以及健康鍛煉。基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多吃蔬菜、奶、全谷物和大豆,適量魚、禽、蛋、瘦肉,控糖(25-50g/天),少油(25-30g/天),少鹽(5g/天),限酒(≤15g/天)、戒煙、足量飲水(1500-1700ml/天);每周有氧運動3-5次,150分鐘/周,另外增加2-3次抗阻運動。
上述干預效果不佳時需盡早啟動絕經激素治療。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藥物大多數都是性激素,這些藥不同于心血管、腦血管和抗腫瘤藥等藥物,后者若不及時使用,可能對生命構成直接威脅,而前者則主要為了提高生活質量,緩解更年期癥狀,讓患者感覺更舒服,是錦上添花的事情。患者使用前要充分衡量獲益和風險,只有獲益明顯大于風險時才考慮使用。另外,使用前要盡可能多地了解這個藥物。有的人談激素色變,怕用了激素生病,天天提心吊膽,這種情況下也不建議使用。所以一旦決定啟動激素治療要充分了解各方面情況,包括:用藥前的評估、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和注意事項,以及用藥后的評效和調整,這就涉及到用藥的適應征、禁忌征和慎用情況,只有在有適應征、無禁忌征、慎用情況控制良好且患者本人有通過激素來改善不適癥狀的意愿的前提下方可啟動。
絕經激素治療的適應征包括哪些?首先是絕經相關癥狀:月經紊亂、潮熱出汗、睡眠障礙、疲乏無力、情緒障礙、軀體癥狀(胸悶、氣短、心悸、肌肉關節疼痛、咽部異物感、皮膚異常感覺等),但需排除器質性疾病后再考慮與絕經相關。再者就是與絕經雌激素缺乏相關的生殖道及泌尿系統癥狀:反復發作的泌尿系感染、外陰瘙癢、陰道干澀、同房不適感等。另外,存在骨質疏松高危因素者也是絕經激素治療的適用人群。
絕經激素治療的禁忌征和慎用情況又有哪些呢?
禁忌征包括:
1、已知或可疑妊娠;
2、原因不明的陰道出血;
3、已知或可疑患有乳腺癌;
4、已知或可疑患有性激素依賴性惡性腫瘤;
5、最近6個月患有活動性靜脈或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
6、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對于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應用激素治療時推薦經皮途徑;若重復測定肝腎功能高于正常值的2-3倍,建議先行內科治療。
慎用情況包括:
1、子宮肌瘤;
2、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癥;
3、子宮內膜增生病史;
4、血栓形成傾向;
5、膽石癥;
6、免疫系統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7、乳香良性疾病及乳腺癌家族史;
8、癲癇、偏頭痛、哮喘;
9、血卟啉癥、耳硬化癥;
10、現患腦膜瘤,腦膜瘤與雌激素無關、禁用孕激素。
常用的藥物包括口服和非口服兩大類:口服藥物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雌孕激素復方制劑、替勃龍,以及中成藥、植物類激素;非口服藥物包括經皮雌激素、經陰道雌激素、注射用雌激素以及含有孕激素的宮內節育器。具體用藥方案需結合醫師的建議、患者的意愿以及檢查結果而最終確定,并進行個體化調整。
需要強調的是:絕經激素治療屬于醫療措施,不可自行使用。啟動窗口期為60歲以下或絕經10年以內,用藥的第1、3、6、12個月應定期隨訪,之后每年至少接受1次全面的獲益風險評估,包括:全面健康體檢特別是乳腺和盆腔檢查,生化、腫瘤標記物等抽血檢查以及生活方式的調查等,如果有慎用情況可增加隨訪次數。目前尚無證據支持限制絕經激素應用的時間,只要有適應征、無禁忌征且獲益大于風險即可繼續使用。
長期以來“更年期”被賦予貶義色彩,實際上,更年期就是長期滋潤女性全身的激素降低和缺乏的時期,女性的價值不應因生育力的結束而降低,這一時期應賦予女性新的活力,重新塑造個人生活、人際關系和未來目標。所以針對更年期的各種不舒服,女性朋友們別慌、別急、別怕,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兒,迎接她與之共處以及勇敢安心的求醫用藥都是可選之路!
(婦產生殖中心 萬 艷)
上一篇: 【友誼科普】你真的了解頭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