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孕期如何科學補鈣?讓寶寶更健康的分娩
每位準媽媽都懷揣著對寶寶的無限憧憬,期望能夠給予孩子最堅實的健康基礎。孕期科學補鈣,對此至關重要。鈣攝入不足不僅影響母體,更關乎胎兒骨骼發育。今天,我院婦產生殖中心專家就來聊一聊關于“孕期如何科學補鈣?”的話題,幫助每位準媽媽掌握正確的補鈣知識,為寶寶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為何孕期要補鈣?
與普通人群相比,孕婦對鈣的需求量是增加的。孕期鈣缺乏也會給母體帶來多種危害,如近期的腓腸肌痙攣和遠期的骨質疏松等,我們現在就來看看補鈣的重要作用。
1、支持胎兒生長與骨骼發育
鈣是胎兒骨骼發育的重要礦物質,孕期補鈣能夠有效支持胎兒的生長和骨骼及牙齒發育。提高胎兒出生時的骨密度,降低未來骨折的風險。孕期補鈣還與胎兒的整體生長發育密切相關。
2、預防孕婦骨質疏松
孕期補鈣的另一重要目的在于預防孕婦骨質疏松。懷孕期間,母體會將大量鈣質轉移給胎兒,以支持其骨骼的發育,這可能導致母體鈣儲備的減少,從而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適當的鈣補充可以幫助維護孕婦的骨骼健康,減少骨質疏松、骨折的發生率。
3、維持孕婦的生理功能
鈣不僅對胎兒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也對孕婦自身的生理功能有著重要影響。鈣在維持正常的神經傳導、肌肉收縮和血液凝固等生理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孕期補鈣可以幫助孕婦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預防因鈣缺乏引起的肌肉痙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問題。
孕期如何科學有效補鈣?
1、食物來源
孕期補鈣的一個重要方式是通過飲食攝入足夠的鈣。乳制品如牛奶、酸奶和奶酪是最主要的鈣來源,因其鈣的生物利用率高,易于被身體吸收。綠葉蔬菜如西蘭花、菠菜和羽衣甘藍等也含有豐富的鈣,但其生物利用率相對較低。此外,豆制品和堅果也可以為孕婦提供鈣,同時還富含其他營養成分,有助于整體健康。乳糖不耐受的孕婦,需尋找乳制品以外的其他鈣源。
2、鈣補充劑選擇與劑量
除了通過食物攝入鈣,孕婦還可以通過鈣補充劑來滿足其鈣需求。
我國相關專家共識建議從妊娠中期開始每天至少補充鈣劑600毫克直至分娩。常見的鈣補充劑有碳酸鈣和檸檬酸鈣,其中碳酸鈣的鈣含量較高,但需要在餐后服用以提高吸收率,胃腸不適癥狀偏多,而檸檬酸鈣則可以在空腹時服用,吸收率較好。為減少妊娠期鈣劑補充導致的胃腸道不適,可選用不依賴胃酸參與的有機鈣(如檸檬酸鈣)以提高鈣溶解度。
補鈣還應考慮與維生素D的聯合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補充(如400-800 IU/天)能夠有效提高血清維生素D水平,而高劑量的維生素D(超過4000 IU/天)可能會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此外,維生素D的補充應根據個體的陽光暴露情況和飲食習慣進行調整,以確保孕婦在孕期保持良好的鈣代謝狀態。進行戶外活動獲得充足有效的陽光照射可促進暴露在紫外線中的皮膚合成維生素 D。魚肝油、深海魚類及蛋黃等也可適當獲提供維生素D。
雙胎妊娠孕婦對于鈣的需求量更大,不同于單胎,妊娠期每日補充維生素 D 1000 IU、鈣1000-2000 mg。如果需要同時補充鐵和鈣,建議先補鐵,2小時后再補鈣。因為鐵的吸收受鈣的影響更大。
對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風險孕婦( 如低鈣攝入地區、高齡妊娠≥40歲等) ,推薦從孕中期開始每日補充鈣劑1000-1500 mg 直至分娩,以達到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獲益。
孕期補鈣的常見副作用有哪些?
1、消化系統不適(如便秘)
補鈣可能導致消化系統的不適,尤其是便秘。研究表明,鈣補充劑,特別是碳酸鈣形式,可能會導致胃腸道不適,如腹脹、便秘等癥狀。這可能是因為鈣的攝入會影響腸道的正常蠕動,導致排便困難。便秘在孕婦中是一個常見問題,可能與孕期激素變化、飲食纖維攝入不足及水分攝入不足等因素有關。因此,建議孕婦在補鈣的同時,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和水分的攝入,以緩解便秘的發生。
2、高鈣血癥風險
高鈣血癥是孕期補鈣的另一個潛在風險。高鈣血癥可以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惡心、嘔吐、腹痛、精神狀態改變等嚴重癥狀。孕婦在補鈣時應定期監測血鈣水平,尤其是在使用高劑量鈣補充劑的情況下,以防止高鈣血癥的發生。此外,孕婦在補充鈣時應遵循醫生的建議,避免自行增加劑量。
3、過量補鈣對孕婦及胎兒的影響
孕期過量補鈣可能與胎兒的生長發育問題相關,包括出生體重過低和早產風險增加。此外,補鈣過量還可能導致胎兒的骨骼發育異常,影響其長期的骨骼健康。過量的鈣攝入可能導致孕婦出現便秘、腎結石等副作用。
總之,妊娠期合理補鈣對母兒健康有積極影響,可預防子癇前期的發生,增加孕婦全身包括脊柱的骨密度值并抑制骨吸收,有助于孕婦產后骨骼恢復并減少子代齲齒的發生,通過個性化的補鈣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副作用,保障母嬰健康。
(婦產生殖中心 朱夏琴)
上一篇: 【友誼科普】“遺傳性血色病”知多少?
下一篇: 【友誼科普】腦卒中為何總愛與“寒”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