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牽頭啟動全國支原體耐藥監測網
6月2日,“全國支原體耐藥監測網啟動大會”在京召開。大會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中國微生物學會人獸共患病專業委員會、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和肺炎聯盟主辦,北京市李桓英醫學基金會、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中國微生物學會人獸共患病專業委員會熱帶病原學組承辦。
我院黨委書記、理事長、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辛有清宣布大會開幕并致歡迎詞,大會主席萬康林、申昆玲、馬融教授分別致詞。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醫療與護理處處長李大川和北京市衛計委藥械處處長岳小林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大會代表和監測組成員單位來自于全國23個省市或地區。大會執行主席、我院辛德莉教授主持啟動大會,并介紹了《支原體耐藥監測數據及控制策略暨全國支原體耐藥監測網啟動計劃》。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申昆玲教授作了題為《中國兒童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行動計劃》的報告。
自國內發現支原體耐藥以來,我國各地相繼報道支原體耐藥現象。為遏制支原體耐藥發生發展,降低支原體耐藥的危害,啟動“全國支原體耐藥監測網”意義重大。
專家們一致認為,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耐藥菌引起的感染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甚至可造成死亡。合理規范使用抗生素對控制感染性疾病,減少耐藥性的產生和流行有重要意義。控制支原體耐藥的發展,首先要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濫用;重視改良實驗室診斷,建立病原快速診斷方法,盡早明確病原,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監測抗生素耐藥性,提示并預警抗生素耐藥風險,監控病原體耐藥情況;積極發揮中醫中藥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減少抗生素的應用。
我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抗生素耐藥問題,早在2004年就出臺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05年開始建設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和“細菌耐藥監測網”,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從國家層面多個領域打出組合拳,遏制細菌耐藥。
為控制和減少耐藥,辛德莉教授牽頭開展了多個臨床多中心項目。會上辛德莉教授和郭東星博士分別對即將開展的多個多中心臨床試驗項目進行了介紹,對“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風熱犯肺證)的臨床試驗方案”進行了解讀。我院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方法學平臺副主任孔媛媛和我院臨床數據與樣本資源庫負責人張允分別做了題為《常用臨床科研設計》和《多中心生物樣本的協作管理》的專題報告。
全國支原體耐藥監測網的啟動,將進一步提高對支原體耐藥監測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臨床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意識,對預防和控制支原體耐藥的發生發展意義重大。(文、圖/熱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