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習慣性崴腳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最常見的運動損傷。有些人一旦扭傷踝關節,就反復經常崴腳,出現了所謂的習慣性崴腳。
為什么有時候會控制不住身體?
腳踝韌帶、肌腱中存在著大量神經感受器—本體感受器,這些感受器對腳踝的空間位置負責,它們會隨時隨地的把身體的空間位置及時向大腦匯報,大腦會發出指令來調節每條韌帶、肌腱及每塊骨頭的位置,從而使腳踝、肢體處于最佳體位位置,才能站的穩、跑的快,完成日常生活中看似簡單的走路、跑步、爬山等復雜的運動。
由于外傷造成了肌腱、韌帶及存在其中的本體感受器受損,不能有效并及時的與大腦聯系,運動時不能有效的控制腳踝,會有腳邁出去了,但不知邁到哪里了,落地時也不能隨著地面的情況調整腳的姿態,踩在平地問題不大,但稍有不平整的地面腳踝就會崴腳,甚至平地也同樣經常崴腳,出現了習慣性崴腳。
如何避免習慣性崴腳?
要減少或避免出現習慣性崴腳,崴腳后的正確治療非常重要。急性踝關節扭傷后,在沒有骨折的情況下,新的推薦治療應遵守POLICE原則:Protect(保護)、Optimal Loading(適當負重)、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Elevation(抬高)
傷后3周的功能鍛煉方法,早期傷腳單足站立,每次15分鐘,每日4次,經2-3周的鍛煉后,可用傷足站在瑜伽用平衡球或軟枕上,進一步練習腳踝的控制能力,這個過程需要3周左右時間。
如何預防崴腳?
預防崴腳的發生,加強腳踝力量及平衡能力的鍛煉非常重要,尤其是加強外側腓骨肌力量的訓練。進行前足在抗阻力下向前外用力鍛煉;或自然站立情況下腳尖向外旋轉用力;單腳站立;甚至單腳腳尖站立對腳踝的平衡鍛煉非常有意。鞋跟太高的鞋或路面不平是容易崴腳的外因,應盡量避免。先天性跟骨內翻,腳后跟向內傾斜,腳踝外側韌帶長期牽拉會松弛,可以通過外在的矯正鞋墊或手術矯正內翻的跟骨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