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5歲患者給醫院寫來感謝信......
“您好!我是住貴院姜春燕主任主管病房的患者,我今年85歲,在住院期間,我深深感受到醫護人員對我的高度責任心。他們對我態度親切、和藹,稱我‘李老’、‘爺爺’。特別要表揚我的主管醫生馮楓,她每日查房時將病情與檢查結果及時、耐心、認真地向我娓娓道來,讓我很安心、踏實、溫暖……”
這封感謝信出自于一名85歲老人之手。今年11月中旬,李老(化名)來到我院老年醫學科住院治療。在住院的一周中,醫務人員們給予李老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李老甚為感動。
李老在老年醫學科主任醫師姜春燕主管的病房中接受治療,在這里,每一位醫務人員都給予了李老無私的關愛,讓老人體會到家一般的溫暖。特別是李老的主治醫師馮楓,對待李老就如對待家中長輩般,總是稱呼李老為“爺爺”,讓李老感到十分親切。
針對李老血糖較高的問題,馮楓專門邀請營養科醫師為老人制定飲食方案,糾正李老錯誤的飲食習慣,為老人提供健康的飲食食譜。為了方便患者理解,馮楓會用貼近生活的例子來解釋,“爺爺您看,我們早餐吃1兩主食就夠了,吃一片面包相當于有50g面粉,這就大概是1兩的量,所以早上最好能吃1片面包。”聽到馮楓的解釋后,李老一下子就明白了。
每天查房的時候,馮楓都會耐心地與李老交談,為李老詳細解釋檢查結果。李老患有認知障礙,注意力不易集中,經常是馮楓一句話還沒說完,李老就已經開始打瞌睡了。為此,馮楓想了一個對策,她在交談的時候會握住老人的手,當看到李老緩緩閉上了眼睛,馮楓就會輕輕搖動他的手,待李老睜開眼睛后,再與他繼續交流。馮楓說“像李老這樣的患者與外界交流的需求越來越弱了,這就像他們對外敞開的門是半掩著的,如果沒有人推開它,這扇門就會關上,作為醫生,我們更要多與患者交流,讓患者與外界多接觸?!?/p>
經過一周的悉心治療,李老的身體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等到了出院的那一天,馮楓反復向李老與家屬囑托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并為李老與家人準備了“特定”版醫囑。與其他醫囑不同,這份醫囑的字號更大,行間距更寬,更加方便老人閱讀。在醫囑的開頭部分,患者的姓名被標記了重點,避免患者將自己的醫囑與家屬的醫囑弄混;在藥物注意事項部分,每種藥物信息獨立成行,方便患者不看錯行。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是醫生在切實地為李老與家屬考慮,都是為了李老能夠更好地恢復健康。
老年醫學科的患者多是像李老這樣的老年人,科室患者的平均年齡在85歲以上,這些老年患者們更需要他人的耐心、細心、關心?!盎颊呤聼o小事,事事關乎情”老年醫學科的醫務人員們把患者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考慮周到、事無巨細,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近年來,老年人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為了更好地服務老年患者,我院積極促進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為老年患者提供全面合理的治療與健康指導服務,更好提升廣大老年人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未來,北京友誼醫院還將為探索與推動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務,增進社會福祉,為促進老年群體的健康水平做出積極努力。
(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