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一緊張就跑肚怎么辦?
說起腹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吃壞肚子頻繁跑廁所,老百姓都覺得腹瀉不就是急性腸炎嘛,但是腹瀉可不是這么簡單。
什么是腹瀉?
腹瀉是指排便次數>3次/日,且糞質稀薄(含水量>85%),排便量>200克/天。這里對于次數、糞便的形狀和總量都進行了量化的規定。但是這三點中的核心是糞便性狀的改變,也就是含水量增加了。
有的人排便次數較多,那他就一定得了腹瀉嗎?不一定!盆腔的炎癥刺激直腸可以造成“里急后重”的感覺,這種人排便次數增多,但不是腹瀉。
排便量多就一定是腹瀉嗎?也不一定!比如高膳食纖維飲食可以造成一天多達300g的糞便量,但這也不是腹瀉。
所以說,只有糞便性狀的改變,也就是含水量增多了,稀糊、稀水的便,才是腹瀉的本質。
腹瀉的病因是什么?
腹瀉的病因繁多,從機制上分為滲透性腹瀉、滲出性腹瀉、分泌性腹瀉、動力性腹瀉4類。
1、滲透性腹瀉:因為吃了不能被吸收的物質,導致腸腔的滲透壓增加而產生。比如很多人做過腸鏡,在做腸鏡前要喝“和爽”清腸子,“和爽”就是滲透性瀉藥,會造成腸道滲透壓增加,從而引起腹瀉,這種腹瀉就是滲透性腹瀉。它的特點是“不吃就不瀉”。
2、分泌性腹瀉:由于體內有一些外源性或內源性的促分泌物,促進胃腸道過度的分泌而引起的腹瀉。比如有一種病叫“胃泌素瘤”,會促進胃酸和胰液的大量分泌,從而引起腹瀉。這種腹瀉量一般很大,它的特點是“不吃也瀉”。
3、滲出性腹瀉:是因為各種原因造成了腸粘膜的破損而導致,包括感染性的和非感染性的,咱們平時說的急性腸炎就是感染性的。這種腹瀉的特點是“化驗大便通常能看到紅白細胞”。
4、動力性腹瀉:是因為腸道蠕動增快導致的。比如一緊張就拉肚子就是因為緊張時腸道蠕動增加,從而導致腹瀉。
得了腹瀉需要去醫院嗎?
如果自己知道明確的誘發因素,像有些人喝牛奶就腹瀉或者一緊張就腹瀉,這種情況去除誘因腹瀉就能停止,一般不需要去醫院。
但是如果腹瀉的次數多、量大、有發燒、腹瀉持續的時間長,有粘液膿血,伴有明顯腹痛、乏力、心慌等不適,建議您及時就診。腹瀉有很多原因,需要醫生判斷具體的病因,根據病因進行相應的治療。即便是吃壞肚子的腸炎,當腹瀉的量大而且有肚子疼、發燒,同樣需要及時就診,否則可能會脫水、電解質紊亂(如缺鉀、缺鈉),嚴重的還可能會有感染中毒性休克,所以千萬別大意。
腹瀉需要做哪些檢查?
如果是急性腹瀉,則高度懷疑是感染性的,一般需要抽血化驗血常規+CRP、肝腎功能、電解質、便常規+潛血、便培養,看看有沒有炎癥、有沒有電解質紊亂、有沒有特殊的病原體。
如果是慢性腹瀉,由于病因復雜,要做的檢查相對也多,大夫可能會根據伴隨癥狀,來進行相應的檢查。可能會抽血看看甲狀腺激素的水平,查看血糖的水平,做肝膽胰脾腎的超聲或者CT。另外,也可能會做一些特殊的吸收、分泌功能的試驗,必要時的時候可能需要做胃腸鏡,甚至膠囊內鏡、小腸鏡的檢查。通過上述檢查,以幫助醫生結合具體癥狀進行相應的判斷。(消化內科 王春賽爾)
上一篇: 【友誼科普】甲狀腺結節微波消融 你問我答
下一篇: 【友誼科普】睡硬板床對腰椎有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