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麻風病日話“防麻”
2021年1月31日是第68屆“世界防治麻風病日”暨第34屆“中國麻風節”,今年活動的主題是“全面消除麻風危害 共同走向文明進步”。下面讓我們一起認識下麻風病。
什么是麻風病?
麻風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在我國流行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曾給人們帶來嚴重的身心傷害,是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之一。
麻風病是一種由麻風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其潛伏期通常為3-5年,短的幾個月,長的可達10年或10年以上。主要侵犯人體的皮膚和周圍神經系統,嚴重者可累及深部組織和器官,若不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引起眼、手、足的畸形,造成終生殘疾。屬于我國法定丙類傳染病。
新中國成立后,經過70多年的積極防治,我國累計發現并治療了約50余萬例麻風病人,麻風病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000年全國90%的縣(市)麻風病患病率已控制在1/10萬以下,實現了全國以縣為單位基本消滅麻風病的目標。如今,我國麻風病感染率極低,但仍有零星散發病例出現。
麻風病是如何傳播的?
麻風病與其他傳染病一樣,傳播也需要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環節。
傳染源:未經治療的麻風病人是本病唯一的傳染源,以多菌型麻風病人為主,其皮膚及黏膜損害處含有大量的麻風分枝桿菌。
傳播途徑:主要通過飛沫的呼吸道吸入和長期密切的皮膚接觸傳播。
易感人群:麻風分枝桿菌致病力不強,多數健康人對其具有特異性免疫力,在麻風桿菌侵入后迅速建立有效的免疫反應而不發病,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對麻風桿菌易感。
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可以預防麻風病。最佳的預防措施是通過早期篩查,及時發現病人,并予以聯合化療。當密切接觸未經治療的、處于傳染期的患者時,應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加強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等減少患麻風病的危險。
懷疑自己得了麻風病應該怎么辦?
麻風病的癥狀包括如下幾點:
1、面部浮腫、發紅、發光,似“醉酒”面容。常伴眉毛稀疏脫落及面部蟻行感或異物感。
2、皮膚上出現任何形式和顏色的皮疹、淺色斑、結節或斑塊,有的斑塊像癬,但不癢,使用治癬藥物治療無效。
3、皮膚麻木、不出汗,感覺障礙,特別是皮疹和斑塊處,常伴有周圍神經粗大。
4、手指伸不直,虎口無肉(肌肉萎縮),形如雞爪。
5、足底潰爛,無明顯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腳,步態異常。
7、口角歪斜,不能做吹口哨動作。
8、眼睛閉不攏,似兔眼。
如果身體出現了以上癥狀,同時來自麻風高發區(如云南貴州四川等地),應該盡早前往當地綜合醫院皮膚科或者疾控中心咨詢就診。千萬不要諱疾忌醫,貽誤病情,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失去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的機會!
麻風病的診斷與治療
麻風病診斷需要臨床檢查和實驗室診斷,實驗室診斷包括組織液查菌和病理以及抗體檢測和分子生物學檢測PCR等,這些技術現在已經得到廣泛應用。
近年來,在李桓英研究員帶領下,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麻風病研究室大力發展麻風病早期診斷技術,建立新技術、新方法。目前研究所開展的麻風病早期診斷技術包括:基于麻風菌DNA特異基因片段的PCR檢測技術和Real timePCR檢測技術;基于麻風菌特異抗原的血清ELISA檢測技術和全血膠體金檢測技術等。麻風病早期診斷有助于消除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預防和減少畸殘。
現在,即使得了麻風病也不用恐慌,麻風病是可以治愈的。當前麻風病是社會防治,患者可以居家接受全程免費的“聯合化療”,多菌型病人聯合化療1年、少菌型病人聯合化療6個月就可以完成治療。病人治療期間能過正常生活,可以邊治療、邊工作、邊學習。
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是北京市唯一的麻風病診療機構,每周三下午有麻風病專科門診。我國對麻風病的診斷和治療實行免費政策,如發現有麻風病相關癥狀,請盡快到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就診。
人物介紹: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李桓英教授
李桓英教授出生于1921年,是世界著名的麻風病防治專家,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39歲時,心系祖國的她拒絕了世界衛生組織優渥的續約邀請,毅然回到百廢待興的祖國。上世紀80年代開始,李桓英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我國麻風病防治事業中。她走遍上百村寨,為麻風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讓麻風村變為新生的山寨。她將國外先進的治療方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率先開展了短程聯合化療和消滅麻風病的特別行動計劃,為數以萬計的麻風病患者解除了疾苦。她提出的麻風病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相結合的模式,更是被稱為“全球最佳的治療行動”。她為中國乃至世界的麻風病防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2016年,95歲高齡的李桓英教授成為一名新黨員。2019年國慶節前夕,她被授予“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
如今,百歲的她依然懷著一顆年輕的心,關注著麻風病防治領域的新進展,關心著青年一代的成長成才。
(熱研所 袁聯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