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如何預防胃腸疾病?這3條建議請您牢記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里,想必大家沒少在餐桌上大快朵頤。然而,在我們一飽口福的同時,有些朋友卻因為胃腸疾病進了醫院,讓好好的一個假期泡了湯。日常生活里有哪些常見的胃腸疾病?我們該如何進行預防?如果不慎患病,我們又該怎么做?請聽我院消化分中心主治醫師程芮進行講解。
保持作息規律 避免胃腸疾病
節日期間,大家終于可以放松幾天了,容易有起居不規律,熬夜等現象,對于平時胃部就不是很健康的朋友還需要多加小心,比如有糜爛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史。保持作息規律非常關鍵,因為熬夜可能引起胃腸功能紊亂,黏膜缺血損傷風險增加,加之在節日期間如果進食過量油膩食物或大量飲酒會刺激胃酸過量分泌,刺激消化道粘膜,消化性潰瘍病的人群容易并發消化道出血。
另外平素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止痛藥的人群,這樣的非甾體類抗炎藥是急性糜爛性出血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出血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這類人群節日期間更需要多加小心,避免進食生冷刺激的一些食物,特別是一些辛辣的食物,避免飲食不節制,避免過度飲酒。要多關注大便情況,如出現排黑色大便或大便顏色很深,或者血便的情況,都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現,量大的時候會出現面色蒼白、心慌、乏力、暈厥等癥狀,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要盡快就醫,進行胃鏡等相關檢查,及時治療。
細嚼慢咽 小心雞鴨骨頭和魚刺等異物
如果我們進食倉促,囫圇吞棗,邊進食邊說笑,一激動,就有可能導致雞骨頭、鴨骨頭、魚刺等異物誤入食道。當口咽部、食管內出現異物,患者常表現為異物阻塞感、惡心、嘔吐、疼痛、吞咽困難等。
這時請注意,千萬別試圖強行進食大量固體食物將卡住的骨頭、魚刺等咽下,這樣做非常的危險,可能引發嚴重的并發癥,比如咽部及食管黏膜損傷,嚴重時可能引發穿孔出血的問題。如果出現了消化道異物的情況,建議大家暫時先別吃東西,別喝水,及時到醫院急診,完善檢查。建議進行頸部及胸部CT檢查,通過檢查確定食物卡住的位置,而且也可以看到周圍臟器的情況,有沒有出現一些穿孔的并發癥情況。如果食物卡在比較高的位置,如咽部、食管入口處,到急診耳鼻喉科就診,通常可以通過喉鏡將異物取出。如果食物卡在食管靠下的位置,建議就診急診外科,會通過消化內鏡取出異物。
上消化道異物多數滯留于食管以及咽部,以食管入口處最多見,其次還可以坎墩在胃部和十二指腸。它在兒童、成人、老年中都有可能發生。兒童容易誤食魚刺、硬幣、電池、磁鐵和玩具等。成人、老年人容易誤食魚刺、禽類骨頭、假牙等。
提醒大家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咽,小心雞鴨骨頭和魚刺。
嚴把食物衛生關 避免急性胃腸炎
急性胃腸炎是在春節期間非常常見的問題。節日期間相當一部分人群會回家探望父母、外出游玩,離開居住地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加之往往會比平時進食更多種類的食物、冷熱不均、辛辣油膩,很容易加重胃腸道負擔,容易出現胃腸道功能紊亂。同時我們可能會進食一些隔夜食物,比如剩菜剩飯,可能會滋生細菌,發生不潔飲食的問題,可能導致急性胃腸炎的發生,出現胃腸絞痛、腹脹、惡心、嘔吐、腹瀉等問題,嚴重時會導致脫水甚至發熱。
嚴把食物衛生關是預防此病的關鍵:盡量選擇新鮮果蔬和肉類,務必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搞好飲食、飲水衛生;冰箱內的食品要生熟分開,進食前要重新燒熟燒透;不要進食隔夜食物,因為隔夜食物有可能變質,滋生細菌;飯前便后要洗手,蔬菜瓜果生吃前要洗凈;外出度假要選擇干凈衛生的飯店就餐。
如果不幸出現了上文中提到的癥狀,您也不要著急,及時到醫院就診,服用相關藥物治療,病情定會慢慢好轉。
(消化分中心 程 芮)
下一篇: 【友誼科普】牙齦萎縮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