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植入冠脈支架后還能做磁共振檢查嗎?
當前,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仍處于高位,植入冠狀動脈支架的人群正在不斷增加。在心內科門診中,很多患者始終有這樣的疑問:植入了冠狀動脈支架,我還能接受磁共振(MRI)檢查嗎?MRI檢查會不會使體內的支架發生移位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聽聽我院心內科醫生如何回答。
以金屬為主要材質的冠狀動脈支架能否接受MRI檢查?
目臨床上使用的所有冠狀動脈支架,不論是國產還是進口,均是采用特種不銹鋼、鈷鉻合金或鑷鈦合金等特殊金屬作為材質,而上述金屬材質并不具備磁性。各大廠家的冠狀動脈支架產品說明書中也有單獨的“磁共振成像指南”一節,就產品的“磁安全”進行標記。
由于我國臨床常規使用的MRI設備磁場場強為1.5T或3.0T,因此,幾乎所有已經面市的冠狀動脈支架產品對于MRI掃描均屬安全,可在3.0T(含)以下磁共振設備上進行檢查。
2017年發布的《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國專家共識》中也明確指出,所有市面上的冠狀動脈支架均可在3.0T(含)以下磁共振設備上進行安全的掃描。
植入冠狀動脈支架后多久才能做MRI檢查?
如上所述,冠狀動脈支架均為非磁性金屬材質所制,而非磁性金屬在磁場中不會受力,也不會有磁場所產生的熱效應,因此不必擔心所謂的“支架移位”,在植入冠狀動脈支架當時就可以立即接受MRI檢查。
對于2007年以前的外周動脈支架,如下肢動脈支架、腎動脈支架、鎖骨下動脈支架等,可能會存在弱磁性,通常認為在植入6周后也可以接受MRI檢查。
總結來講,對于已經應用于臨床的冠狀動脈支架,不必刻意追究其是何種材質,也不必顧慮手術后多久,均可以立即、安全的接受醫院3.0T(含)以下磁共振設備的掃描。(心內科 周 力)
上一篇: 【友誼科普】淺談齲病
下一篇: 【友誼科普】踝關節扭傷的居家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