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聚焦數字賦能醫療 市政協委員到我院調研指導
9月13日,北京市政協教衛體和文化文史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就“數字賦能醫療”專題到我院調研。我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澍田,黨委副書記農定國,副院長李鵬以及醫院部分職能負責人、醫護人員代表參加了調研。
“數字賦能醫療”是市政協重點協商議題“全面推進數字賦能,打造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高地”的子課題之一。
李鵬副院長向前來調研的政協委員介紹了醫院互聯網診療工作情況,醫護人員代表結合實踐進行了經驗分享。委員們就互聯網診療相關工作內容和問題進行了深入了解和探討。
我院互聯網診療于2020年9月7日正式開診,并不斷拓展服務內容,今年3月8日上線麻醉評估視頻門診,6月28日開設了互聯網專科護理咨詢門診,設置心血管慢病、消化及內鏡護理、腹膜透析專科、血液凈化專科、腫瘤護理專科、眩暈護理專科等8個號別,自開設以來短短2個多月,就已經為450多人次提供了服務。同時,互聯網診療模式也越來越受到患者的歡迎。2022年我院全年在線復診量為1.33萬人次,今年上半年在線復診量就達到1.27萬人次,占門診總量的0.77%,月均診療量超過2100人次。
為了讓互聯網醫療更好地實現病歷錄入,我院引入了山海大模型,在內分泌科試點門診電子病歷生成。委員們現場觀摩了電子病歷生成的過程。醫生問診的過程中,系統自動過濾無關對話,醫生和患者的口語交流自動轉化為標準化的書面語言,并從非結構化自動梳理為結構化的表述方式,形成電子病歷文書初稿,隨后經醫生審核形成正式的電子病歷。
我院配套的線上線下客服中心也得到委員們的認可。線下,在門診大廳設置診療咨詢服務臺,線上,配備電話客服、微信客服,解答患者關于預約掛號、線上就診、支付、藥品寄送、檢驗檢查預約等方面的相關問題,并針對患者常見問題制定回復指南,定期總結改進診療流程,做到未訴先辦。
調研會上,委員們也針對我院互聯網診療、智慧醫院建設等工作提出了意見建議,希望醫院持續推進互聯網診療,同時不斷優化完善醫院內診療流程,關注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就診體驗,讓患者掛號就醫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