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孕媽寶媽看過來,這份孕產婦流感防治指南請查收
冬天易發流感,對于孕婦及產后不久的人群來說,流感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和風險率高于一般人群。孕媽媽該如何平安度過這個冬天?今天,我院婦產生殖中心主任醫師楊樺為孕產婦們帶來一篇實用的流感防治指南,幫助大家健康過冬。
孕婦患流感可能有哪些表現?
孕婦和產后患者流感的臨床表現類似于一般人群,但癥狀通常更嚴重。典型初始表現是突然發熱、干咳和肌痛。體溫通常為37.8—40.0℃。其他非特異性癥狀包括咽痛、惡心、鼻充血和頭痛。這些臨床特征與其他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包括新冠病毒)的表現有很大重疊,若不進行診斷性檢測,無法準確區分。流感病毒與新冠病毒的混合感染也可能發生,但很少見。
患流感對孕婦和胎兒有影響嗎?
對孕婦的影響:孕婦患流感后臨床病程更嚴重,住院的風險也更高。有共存疾病的孕婦發生流感并發癥的風險遠高于非妊娠者,例如有慢性心臟或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等基礎疾病者發生并發癥的風險更高。嚴重脫水患者和重癥患者需要住院治療,尤其是患者有呼吸窘迫、低氧血癥、心肺功能受損或神志改變時應選擇住院治療。
對胎兒的影響:流感病毒經胎盤傳播極少見,但是早期妊娠發生流感或流感樣疾病與胎兒先天性異常風險增加有關,孕婦患流感還與妊娠丟失、早產、分娩低出生體重兒、小于胎齡兒和死胎的風險升高有關,使用退熱劑似乎可降低風險。孕媽媽們無需過度緊張,早期治療是有益的,可以降低一定的風險。
出現哪些癥狀應該警惕感染了流感病毒?
當流感病毒活躍時(通常是9月到次年4月),突然出現發熱、咳嗽和肌痛的患者應考慮流感,一些常見癥狀還包括咽痛、惡心、鼻充血和頭痛。流感病毒檢測結果陽性可確診流感,但結果陰性并不能排除感染,尤其是所用檢測的靈敏度不足或在發病后大于4日采集標本時。
確認流感后不要擔心 積極治療放首位
抗病毒治療:對于疑似或確診流感的孕婦和產后患者(分娩后2周內),無論疫苗接種狀態如何,都推薦盡早開始抗病毒治療。盡管在出現癥狀后48小時內開始抗病毒治療的益處最大,但對于癥狀發作后超過48小時才就診的患者,尤其是臨床情況尚未開始改善者,也需予以抗病毒治療。流感孕婦抗病毒治療首選奧司他韋(一次75毫克,一日2次,連用5日 ),增加奧司他韋劑量并無作用,不會有更大益處。對于免疫功能受損或重癥患者,尤其是抗病毒治療5日后呼吸道樣本仍可檢出流感病毒核糖核酸的患者,可能需要延長療程(不超過10日)。哺乳期母親使用奧司他韋對嬰兒無害,奧司他韋及其活性代謝產物很難分泌至乳汁內。
對癥治療:早期妊娠時孕媽媽出現高熱,與胎兒神經管缺陷的發生有關,也可能與胎兒其他先天性異常有關。此外,分娩時發熱可能是新生兒驚厥、腦病、腦癱和死亡的危險因素。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治療發熱安全有效,應避免使用其他退熱劑,如阿司匹林、非甾體類抗炎藥。
合并感染;若存在呼吸衰竭,血流動力學不穩定,3-5日抗病毒治療和支持治療后病情仍未改善,退熱后再次發熱的孕媽媽流感患者,還需要接受針對合并細菌性肺炎的經驗性治療。
新手媽媽患流感 新生兒應如何避免感染?
鑒于新生兒的流感并發癥風險,推薦考慮將疑似或確診流感的母親與新生兒暫時分離。若暫時分離不可行,建議保持物理距離。不推薦常規應用奧司他韋進行預防。
孕產婦如何預防流感?
孕產婦預防季節性流感的感染控制措施與其他患者相同,手衛生、呼吸道衛生和飛沫預防都應該做到。推薦在易發流感的季節為所有孕婦、可能妊娠者或產婦(分娩后2周內)接種流感疫苗,應在社區進入流感活躍期之前接種流感疫苗(9月或10月)。孕婦可接種獲批的滅活流感疫苗或重組流感疫苗。孕婦不應接種流感減毒活疫苗,產后可接種減毒活疫苗。某些情況下,抗病毒藥物可作為預防流感的輔助手段,但不應替代疫苗接種。(婦產生殖中心 楊 樺)
上一篇: 【友誼科普】遠離病毒性肝炎,守衛肝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