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孕期媽媽應該如何運動?
許多孕媽媽在查出自己懷孕后,成為家里重點保護的對象,在日常生活中,做各種活動開始變得小心翼翼,尤其有高危因素的孕媽媽們更是充滿擔憂,開啟“臥床保胎”模式,殊不知這反而不利于胎兒生長。國際組織推薦,若無禁忌證,孕婦應繼續或開始運動,并強調運動是維持最佳健康狀況的重要部分,在生命各個階段(包括妊娠期),定期進行身體活動均對健康有益,而不是少活動,不活動。
孕期到底能不能做運動?
很多孕期的女性朋友都有一些疑問:孕期到底能不能做運動?孕期運動益處有哪些?
孕期經過醫生評估可以按照運動處方進行運動,運動可以維持或改善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韌性和身體成分,維持或改善靈敏性、協調性、平衡性、力量、反應時間和速度。避免妊娠期體重過度增加及其后果。改善心臟代謝健康。減輕妊娠相關肌肉骨骼不適的嚴重程度,如腰痛、腰椎骨盆痛及骨盆帶疼痛。減少巨大兒和大于胎齡兒的風險,增加陰道分娩概率,減少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風險。瑜伽和有計劃的鍛煉(有氧鍛煉、力量鍛煉和靈活性鍛煉相結合)都有此效果。減少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糖尿病患者也可通過鍛煉控制血糖。
孕期運動有哪些注意事項?
運動前準備工作:穿著舒適,維持足夠的水份和熱量,選擇通風的環境,比如公園,喊著你的家屬一起,循序漸進,運動前進行熱身準備活動(3-5分鐘的伸展、擴胸運動等)和運動后進行放松活動(5-10分鐘的慢走、肌肉按摩等)。
孕期因為身體力軸的變化,會造成腰椎生理曲度變大,骨盆前傾,引起骨盆的不穩定,壓迫盆底肌,引起盆底肌前后不平衡。所以孕期運動要注重核心區域的力量鍛煉,緩解腰背部的疼痛感。運動方式你可以選擇有氧運動和抗阻力運動均可。有氧運動推薦步行、快走、游泳、孕期瑜伽、慢舞、孕期體操和固定式自行車等。有研究證實,有氧運動結合抗阻力訓練(小啞鈴或礦泉水瓶等)效果更佳哦!此外,建議孕期進行規律的盆底肌訓練,如凱格爾運動,以減少尿失禁的風險。
孕期運動應該在什么強度?
建議無運動禁忌癥的準媽媽們每周進行5天、每次持續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以中等強度為宜,可通過“談話測試”或“心率判斷”。“談話測試”很簡單,就是運動時自己感覺有點點困難,運動過程中可以和他人聊天但不能唱歌。如有運動手環、手表等可穿戴設備,還可以實時監測心率,心率應達到靶心率(計算方法:220-年齡)的50%~70%。如一位30歲的準媽媽,靶心率為220-30=190次/分鐘,運動時心率應達到95~133次/分鐘。
比如每天飯后半小時后進行步行30分鐘以上,可視身體情況延長至散步1~2小時;若選擇游泳,建議每次游泳時間不超過1小時。孕4個月(16周)后即可開始進行提肛運動,每天2~3次,每次15~30分鐘。
有哪些運動不適合孕期做?
孕期不建議開展騎馬、跳躍、爬山、潛水、沖浪、滑雪、足球、籃球等高耗能耗氧、易碰撞跌倒的運動。
運動期間出現以下情況應停止運動!
腹痛、陰道流血或流水、憋氣、頭暈眼花、嚴重頭痛、胸痛、肌無力影響平衡等,妊娠期高血糖的準媽媽,血糖水平低于3.3mmol/L或高于13.9mmol/L者,停止運動,及時就醫。
總結一下,媽媽們參照運動處方進行運動:
備注:
1、HRmax計算方法,通過年齡預測的最大心率(220減去年齡)。
2、適合鍛煉的孕期指孕初期末(≈第12周)到孕期結束這段時間。
3、柏格自覺吃力度量表(RPE)運動時評估疲勞程度,最低6分(非常輕松),最高20分(非常困難),一般維持在13~14分(有點困難)。
孕期動起來,拒絕躺平,促進自然分娩,讓寶貝們贏在生產線上,讓自己孕期更美麗,讓寶寶更健康!
(婦產生殖中心 肖玲、楊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