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聚焦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 多學科專家共議診療新進展
10月13日,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診療進展學習班”在我院舉辦。本次會議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首都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診療與研究中心主辦,由首都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學系、北京市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協辦。
首先,我院黨委常委、常務副院長尤紅教授作為本場會議主席進行致辭,她提出,本次學習班旨在從疾病診斷、評估、中醫和西醫治療、在研新藥臨床試驗、預后等方面對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相關肝硬化的研究進展進行全面講授。在隨后的學術交流中,多位專家針對不同議題進行了專題匯報。
尤紅教授以“脂肪肝肝硬化逆轉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著重指出MASLD肝硬化人群逐漸增多,并且患者預后情況不佳。她強調了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對于改善這一狀況的重要性。此外,她還總結了現有指南和共識中脂肪肝肝硬化的診斷標準,并概述了MASLD肝硬化多學科治療和新藥臨床試驗的研究現狀。
天津第二人民醫院徐亮教授以“MASLD相關肝細胞癌(HCC)”為核心議題,探討了該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危險因素、發病機制,以及預測、篩查管理和治療策略等多個方面。著重強調了MASLD相關HCC發病的迅速增長,為臨床醫生再次敲響警鐘。
北京地壇醫院楊松教授圍繞“酒精和代謝綜合征對患者肝損傷的加成作用”這一主題,通過總結少量至中量飲酒對MASLD患者預后的影響,并據此肯定了代謝性酒精性肝病(MetALD)這一概念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接著,楊教授分別討論了心血管代謝因素對酒精性脂肪肝(ALD)預后的影響,及飲酒對心血管代謝因素的影響。
北京佑安醫院張晶教授以“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的篩查及分層診療”為題進行了講解。她總結了在基層醫療采用兩步法進行MASLD篩查和轉診的實用性和成本效益,同時指出這一策略存在過度轉診的不足。她建議在糖尿病、肥胖、高齡等特定人群中進一步優化診斷策略。
中國醫學科學院王麗教授就MASLD中的一類特殊群體——瘦型MASLD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闡釋。她總結了瘦型脂肪肝與非瘦型脂肪肝在代謝指標分布上的差異,并提出基于合并癥、肝纖維化、中心性肥胖等對瘦型MASLD再分類的方式,有助于針對性地管理高位脂肪肝患者。
我院歐曉娟教授以“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和臨床終點事件”為主題,指出心血管事件、惡性腫瘤以及肝相關終點事件是MASLD需要重點關注的幾類事件。其中,纖維化分期是影響MASLD肝相關終點事件最重要的因素,應重視MASLD肝纖維化診治,及時阻止疾病進展。
北京中醫醫院徐春軍教授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臨證經驗”深入淺出地講授了MASLD的辨證論治及施治原則,并與大家淺析了關老治療MASLD的臨證經驗,生動有趣地展現了中醫的魅力。
與會專家還就相關主題進行了交流討論,共同構筑充滿活力且高質量的學術交流環境。
本次繼續教育學習班匯聚了多學科領域專家及同道,重點聚焦于MASLD的診斷、分層管理、預后分析,并對脂肪肝后期肝硬化階段展開了深入的學術研討。通過本次盛會,促進了多學科之間交流與合作,推動了我國MASLD規范診療水平的提升,為廣大脂肪肝患者的健康福祉提供了堅實的支持與保障。(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