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全國心力衰竭日”用科技照亮心衰患者的治療之路
2024年11月26日是第10個“全國心力衰竭日”,今年的主題是“從心出發、向心而行”。今天,我院心血管中心專家將為大家介紹心力衰竭的健康知識,以及針對“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兩種主要治療手段: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也被形象稱為“三腔起搏器”)和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ICD),希望能夠通過今天的科普提高公眾對心力衰竭治療的認識,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治療建議。
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被稱為“心臟病的終末期”,是一種由于心室收縮或舒張功能障礙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可導致患者活動耐力下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并縮短生存時間。終末期心衰因心臟結構的嚴重改變、全身機能的下降,以及常規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被稱為“21世紀心血管疾病領域最后一個尚未被攻克的堡壘”。醫學研究表明,心衰患者的惡性心律失常發生幾率顯著增加,而嚴重心衰患者的5年死亡率超過50%,因而也被形象地稱為“心臟病中的癌癥”。
心衰的病因非常廣泛,包括缺血性心臟病,比如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心律失常,包括快速心律失常(房顫、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緩慢性心律失常(傳導系統異常);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肌病變,比如心肌炎、心肌淀粉樣變、藥物引起的心肌損害等;肥厚性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疾病(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二尖瓣狹窄等)等;還有些非心血管疾病也可以導致心衰,如甲亢或貧血、風濕免疫系統的疾病。
心力衰竭的發作信號有哪些?
心力衰竭的發病表現多種多樣,患者自己可能無法準確識別,以下介紹幾個常見的心力衰竭發作信號:
1、活動量下降:表現為體力活動受限,稍微活動就感覺氣喘,隨著病情加重,活動能力越來越差。
2、呼吸困難:最早出現的是勞力性呼吸困難(體力活動時出現呼吸困難,休息時緩解或消失),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端坐呼吸(平躺時出現呼吸困難,為減輕癥狀被迫墊高枕頭或采取坐位或者半臥位),病情進一步加重會出現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入睡后突然憋氣驚醒,被迫坐起)。
3、體液潴留:即身體里的水沒有排出來,存在體內。主要表現為低垂部位水腫,多于足部、腳踝出現水腫,按壓后凹陷。小便量和次數減少,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
4、咳嗽:多于平臥位加重,坐起癥狀減輕,干咳或咳白色痰,心衰加重時有粉紅色泡沫樣痰。
5、其它伴隨癥狀:心悸、頭暈、疲憊感、食欲不振或厭食、燥熱但四肢涼等。
心力衰竭的治療
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3》,中國心力衰竭的現患病人數約為890萬,并且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心血管疾病存活率的提高,這一數字還在快速增長。其中,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占相對較大的比例,這部分患者往往面臨心衰進展加重和心臟性猝死的風險。
雖然國內外心衰指南推薦CRT和ICD作為HFrEF患者的核心治療手段,但在中國,這兩項技術的應用率卻顯著偏低:
?CRT:2022年,中國僅有5398例患者接受了CRT植入治療,而符合適應癥的患者可能高達數十萬人。
?ICD:2021年,全國僅植入8172例ICD,每百萬人口ICD植入率不足3例,遠低于歐美國家的每百萬人口100例以上。
兩種技術的應用率較低的原因有:許多患者和家屬認為心衰只是“心臟不好”,未意識到其高致死性和需要早期干預;相當高比例的非起搏電生理專業的醫生對CRT和ICD的適應癥和技術細節了解有限,患者很難被及時轉診;設備價格較高,雖然納入醫保報銷,但患者的經濟負擔仍然較重等。
下面我們就著重為大家介紹這兩種治療方法,以幫助患者及家屬更好地應對心衰,特別是HFrEF。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讓心臟“重回節奏”
CRT通過同步左心室和右心室的收縮,改善心臟的整體泵血功能。其主要適應癥包括:
?射血分數低于35%的HFrEF患者;
?左束支傳導阻滯(QRS時限≥130毫秒);
?紐約心功能分級(NYHA)II-III級的患者;
?有心衰癥狀且心率無法控制,適合做房室結消融的射血分數降低(LVEF<40%)的患者,無論QRS時限。
研究顯示,CRT能夠:
顯著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幅度達到30%-50%;
顯著改善心功能,提升射血分數,部分反應良好的患者術后即刻獲益;
減少住院次數,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延緩病情進展,相當比例的患者甚至能夠重返日常工作和活動。
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ICD):守護心臟的“生命保險”
ICD是一種能夠實時監測心臟電活動的裝置。一旦發現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室顫或持續性室速),ICD會立即放電中止異常心律,恢復正常節律。其主要適應癥包括:
?HFrEF患者,射血分數低于35%;
?病史中有猝死高危因素,如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受損或非持續性室速。
心衰患者的死亡原因中,心臟性猝死(SCD)占比高達40%-50%。研究表明,ICD可顯著降低SCD的發生率,尤其在一級預防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可以將ICD稱為心衰患者的生命保障。
心力衰竭不應是一種“注定無法控制”的疾病。在這個心力衰竭日,讓我們用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的態度守護更多人的生命。每一位符合CRT和ICD治療適應癥的患者,都值得擁有生命的第二次機會。
“暈厥/心臟性猝死診療”相關門診信息
心動過緩及起搏器術后隨訪門診
出診地點:西城院區
出診時間:周三上午
暈厥/心臟性猝死防治門診
出診地點:西城院區
出診時間:周三下午
(心血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