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
【友誼科普】世界鎮痛日,盤點“疼痛”有關知識
疼痛,作為每個人一生中體驗最早、最多的主觀內在感覺,是人類經常遇見的煩惱問題。但由于長期以來人們對疼痛的認識比較片面,認為疼痛只是疾病的癥狀,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會消失,所以還有眾多患者正在忍受著疼痛的折磨。在2023年“世界鎮痛日”即將到來之際,我院麻醉手術中心的安立新主任醫師、疼痛診療資深專家李修良副主任醫師以及李超主治醫師將圍繞臨床舒適化麻醉,無痛診療以及疼痛治療相關的常見問題,給大家一一解答。
哪些疾病或疼痛應該到疼痛科就診?
頭痛
頸源性頭痛,偏頭痛,肌緊張性頭痛,外傷性頭痛,腰穿后頭痛等。
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神經痛,舌咽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糖尿病性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幻肢痛,殘端痛等。
骨關節痛
軟組織痛
腰扭傷,筋膜炎,棘間韌帶炎,腱鞘炎,肩周炎,網球肘,高爾夫球肘,梨狀肌綜合征等。
癌性疼痛
各種癌癥所致疼痛。
非疼痛性疾病
頑固性呃逆,急性面神經炎,面肌痙攣,突發性耳聾,頑固性失眠等。
麻醉評估是做什么的?怎么做?
所有麻醉藥和麻醉方法都可影響病人的生理狀態穩定性;手術創傷和出血可使病人生理功能處于應激狀態;外科疾病與并存的內科疾病又有各自的病理生理改變,這些因素都將造成機體生理潛能承受巨大負擔。為減輕這種負擔和提高手術麻醉安全性,在手術麻醉前對全身情況和重要器官生理功能做出充分估計,并盡可能加以維護和糾正。這是外科手術治療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麻醉科醫師臨床業務工作的主要方面。
麻醉評估的實施往往有2種形式,一種是患者在手術或者檢查之前,依據外科醫師的要求掛麻醉科的麻醉評估號;另一種是在手術前一天,麻醉醫生來到床旁進行麻醉前防視和麻醉評估。評估的具體內容:個人史(吸煙、飲酒)、既往史(高血壓、糖尿病等等)、過敏史、手術麻醉史、查看化驗檢查結果等等;補充必要的檢查、用藥停藥指導、知情同意等。
得了筋膜炎怎么辦?
肌筋膜炎又被稱為肌筋膜疼痛綜合征,是骨骼肌的一種無菌性炎癥,以激痛點為主要臨床特征,按壓肌筋膜激痛點時,產生局限性及牽涉性疼痛。
發生部位
(1)最常發生在腰背部,因此又稱“腰背肌損傷”、“腰背部纖維炎”、“腰背筋膜疼痛癥候群”等;
(2)其次好發于頸肩部及胸背部
(3)骶、臀、腿、膝、足底、肘或腕等也均可發生。
筋膜炎的病因
(1)肌肉過度使用、 肌肉創傷、 心理壓力等
(2)某些疾病也可導致觸發點的形成,包括脊柱側彎、頸椎病、骨關節炎、慢性疾病狀態和脊髓變性等。
筋膜炎的臨床表現
(1)固定壓痛點,肌腱的附著點或肌腹上有固定疼痛區和壓痛點。
(2)局部肌肉痛,慢性持續性酸脹痛或鈍痛,疼痛呈緊束感或重物壓迫感。體檢時發現局部肌肉緊張、痙攣、隆起、攣縮或僵硬。
(3)缺血性疼痛,增加肌肉血流的治療可使疼痛減輕,局部受涼或全身疲勞、天氣變冷會誘發疼痛,深夜睡眠中會痛醒、晨起僵硬疼痛,活動后減輕但常在長時間工作后或傍晚時加重,當長時間不活動或活動過度甚至情緒不佳時也可疼痛加重。
筋膜炎的治療
(1)藥物治療,可以使用非甾體抗炎藥、三環類抗抑郁藥 、肌肉松弛劑和苯二氮卓類藥物等。
(2)物理治療,可以使用沖擊波、 超聲波、 激光治療等各種物理療法,有助于減輕疼痛、 改善運動范圍和提高肢體功能。
(3)注射治療,可在超聲引導下行激痛點注射局麻藥、激素和臭氧,可有效改善疼痛癥狀。
(4)射頻療法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方法,被越來越多地用于治療肌筋膜疼痛綜合征。
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的預防
(1)注意安全,避免外傷。
(2)注意氣候變化,保暖,防止寒濕侵襲。
(3)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不要過于勞累,應勞逸結合。
(麻醉手術中心)
上一篇: 【友誼科普】得了慢性心力衰竭怎么辦?
下一篇: 【友誼科普】世界心臟日|冠心病防治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