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新聞
我院代謝疾病減重治療多學科協作(MDT)門診 因人施策提供個性化減肥方案
國家衛生健康委數據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肥胖率達16.4%,預計到2030年,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達65.3%,肥胖問題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嚴重健康隱患。在國家的大力倡導下,越來越多的醫院開設了減肥門診,為肥胖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去年起,我院開設了代謝疾病減重治療多學科協作(MDT)門診。醫院普外中心減重與代謝外科、內分泌科、營養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等相關學科醫生同時出診,共同為肥胖人士提供以患者為中心的一站式減重醫療服務。自開診以來,該門診贏得患者的一致好評,取得了積極的社會反響。
哪些人群需要去看肥胖門診?
“肥胖”是否有特定的判斷標準?
我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醫師張鵬介紹,肥胖會引起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精神心理問題,如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等;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哮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血癥;
脂肪肝、胃食管反流、壓力性尿失禁、骨關節病等。
那么,所有想減重的人都可以前往減肥門診嗎?對此,張鵬主任表示,減肥門診主要是為肥胖人群提供醫學治療,未達到醫學范疇的肥胖標準(身體質量指數超過28),無法以肥胖為病因開具處方。
因人施策提供個性化減肥方案
相較于居家減肥、前往社會機構減肥,公立醫院減重門診的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減肥方案。
張鵬主任指出,造成人體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遺傳因素和后天的生活方式。不同患者的肥胖原因各異,有些人是腦饑餓,有些人是胃腸饑餓,還有些人是情緒性饑餓或低代謝型。因此,治療方案必須因人而異,一定要去做匹配性的治療。
三甲醫院的減肥門診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可以提供從食譜制定、開具藥物處方到外科手術的服務。多科室的加入,也讓一些減肥中心能夠處理與肥胖相關的各種健康問題,包括妊娠期管理和慢性病。
減肥誤區注意,避免“越減越肥”
對于大多數體重正常的人來說,日常減肥并不需要去醫院。但在減肥過程中,不少人會遇到“越減越肥”的困擾。
張鵬主任解釋,肥胖由遺傳因素(30%—40%)和后天因素(60%—70%)共同影響。許多人在減重過程中會經歷“體重循環”,即短期減肥后又反彈,甚至超過原始體重,主要原因包括:
減重時損失脂肪和肌肉,反彈時主要增加脂肪;
身體的保護機制將減重視為對身體造成創傷,反彈時超過原始體重;
循環導致體脂比升高,部分脂肪替代肌肉。
門診特色
代謝疾病減重治療多學科協作(MDT)門診可以圍繞肥胖癥及相關一系列代謝性疾病,建立以代謝疾病為基礎的多學科診療中心。幫助患有肥胖相關多系統、多種疾病的患者盡快盡早診斷治療,整合各科室的資源和優勢,提高診療質量。團隊成員包括減重與代謝外科、營養科、內分泌科等相關學科醫生,醫資力量雄厚,解決肥胖及代謝性疾病相關困擾。
出診時間及地點
每周三上午,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
掛號方式
患者可以登錄北京友誼醫院服務號或114預約掛號平臺進行掛號。
關注北京友誼醫院服務號,點擊下方“就診服務”,選擇“通州院區”,進入北京友誼醫院患者服務平臺。在預約掛號中,選擇“多學科聯合會診”-“代謝疾病減重治療多學科協作(MDT)門診”,進行掛號。由于三個科室醫生分別出診,請您根據疾病種類按需掛號。(例:若想針對普外科、營養科、內分泌科同時問診,需要分別掛3個科室號源)
(宣傳中心)